部队的战士并没有说什么,经历了这么一通行军和战斗,大家都已经累了。同志们都不说话,有些甚至已经开始打起了瞌睡。
就在夕阳即将坠落之前,部队找到了扎营地点。卡车上的铁丝网被拖出来部下基本的防御边缘,大家就准备趁着这股子困劲赶紧休息。6月26日刚过夏至没几天,正是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部队赶紧休息,好在天亮之前能够继续前进。
通讯员已经和后方进行了电报通讯,告知了先头部队此时的大概位置。二师的后续部队已经与敌人步兵开始接战,至少师部认为美军属于菜鸟级别,准备对这些菜鸟美国人实施包抄。既然是容易消灭的菜鸟,部队认为没理由让敌人有成长的机会。
石谦和党委的同志们开会讨论,大家确定此时所处的局面应该与那些情况对应。形成统一意见后,作为军事首长的石谦就按照这些日子以来的培训内容把相应要点,把应该做的和已经做的拿出来和大家对应讨论。已经做得,看看是否到位。没做的,赶紧去补上。
训练了这么久之后,这些工作都在天黑没多久的九点前完成。众人确定守夜安排后后就去睡了。石谦又刷牙洗脸的爱好,所以他睡的稍微晚了点。
半夜一点,石谦被推醒。轮到他巡逻。巡逻花了石谦一个小时的时间,交班完毕之后,石谦回到铺位后几分钟又沉沉睡下。
天刚亮,石谦就醒了过来。和大家一起按照规定吃饭、休整。等到上午七点半,终于见到后续部队的先遣队抵达。双方稍加交接,石谦立刻就率部继续前进。
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按照之前的培训展开,所有的军事行动就井井有条。两天内,24军五万人就将这支两万人的美国联邦陆军包围起来。两万美国联邦军队发现这危机的局面之后乱成一团,他们的头头是一位挺勇敢的人,甚至能称为是一个聪明人,他下令联邦陆军沿着最容易撤退的路线开始突围。
这个反应是24军早就策划好的十几套应对策略中的一套,接下来就是一场敌人很努力突围,我方很认真阻挡的攻防战。因应了敌人的攻势,24军上下除了让突围的敌人血流成河之外,还把包围圈的要点一一拿下。
石谦少校负责的是夺取敌人侧翼的高地,战斗的复杂程度低于训练。在训练里面,光复军好歹拼死用重机枪组建了火力点组成的防线。现实中的美国佬幼稚的认为在看似地形险要的位置上放置一些步兵,就能达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斗效果。
如果早30年的话或者面对的是其他国家的军队,这种战斗理念大概还能成立,美国佬有很大希望可以守得住山头。然而光复军的狙击手与重机枪把美国佬打得晕头转向之际,步兵们迅速接近并且突破美国联邦陆军的防线,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的美国联邦陆军就遭到了来自上方和下方的夹击,在很短时间里面就覆灭了。
占领了要点,在天黑前部下铁丝网与地雷阵,结束终于开始了。发觉事情不对的美国人不敢在白天面对拥有兵力优势的中国军队,在连续的白天里面,这些中国军队在每一次战斗里头都让美国佬受到沉重打击。所以美国联邦陆军选择了夜晚作战。
于是美国佬向着铁丝网和机枪阵地,向着雷区和机枪阵地发动了进攻。开始的结束如同教科书描述一样的惨烈,人类的肉体在经历了铁质倒刺的撕裂或者地雷弹片的切割后,又沐浴在重机枪与炮弹协奏的死亡风暴之下。
战斗以敌人的有组织抵抗彻底结束,最后的余声则由袁慰亭等人指挥的日本仆从军完成。在大坑里面填埋了两万多各种死因的美国联邦陆军的军人。
战斗的报告中,大家关注的只有两件事。自己和部队在战斗中对训练的应用,自己和部队因为这场战斗可以得到的奖赏。
石谦出发前还有些兴奋,此时只觉得疲惫。他当然对自己的战功感到满意,对于未来的晋升有着相当的期待。不过战争打成这般模样,每一步都需要指挥官集中注意力来完成工作,这种集中对精力的消耗非常大。整场战斗中除了最初的遭遇战让石谦充分发挥了人类猎杀的本能,其他的战斗并没有给石谦带来什么刺激和新鲜的感受。当战争变成了单纯的可知的军事行动的执行,当战争变成了单纯的工作,石谦少校感受到的是一种无聊,以及无聊带来的空虚与巨大的疲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