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页

※※※

王翦在军帐里急得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军中已经通了信鸽。咸阳的消息三天之内就可以到达邯郸,蒙恬为将大公子扶苏为参军进剿平凉。听到这个消息王翦就觉得大事不妙,无他就是认为蒙恬必败。

大秦军中精锐,如今都在他的掌握之下。郭开临时征召的那些赵人都是为了混口饱饭吃,真让他们上战场杀敌。天晓得这些人会做出什么来,战场哗变估计都有可能。用这些人跟云玥的百战精锐去打,用屁股想都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可怜朝廷里的那些蠢货,还坐着春秋大梦。蒙恬也是知兵之人,怎么会犯这种错误。难道他会认为,二十万临时召集的秦军,加上二十万乌合之众一般的赵军能够比李信的铁血精锐强?

在沙盘上一次又一次的推演判研,王翦都认为蒙恬这一次基本没有胜算。当然,王翦并不知道被荆二严格封口的匈奴人南下。如果知道,王翦或许还不会这样着急。

“父亲,蒙恬要打败仗关咱们什么事。”王贲陪着老子推演两天,早就腻烦得透了。

“你懂什么,大秦能战之师就这么多。蒙恬若是再败了,那将来朝廷就会将爹爹推倒平凉那座血肉磨坊里。你愿意与云叔叔的那些狂暴之士作战?”王翦瞪着有些发红的眼睛,他实在是不愿意面对云玥。一是顾及兄弟情谊,二是真打不过。虽然他手下都是大秦最为精锐的东西,可别人不了解他是知道的。平凉武器之先进,已经足够弥补人数的不足。李信十万大军全军覆灭,就是最好的例证。王翦不想送死,也不想毁了自己名将的头衔。

“真刀真枪的倒是不怕云叔叔,但他的军队里净是一些稀奇古怪我玩意。两军对阵,我军的大阵一展开。就会面临铺天盖地的箭雨,平凉产的弩弓比咱们的秦弩好上太多。光射程就超过百步以上,更不要说火油,还有那种会炸的东西。未曾接战,我军便会损伤过半。不全军崩溃,就算是难得。”王贲听说很可能被塞去西北,跟云玥作战脑袋赶忙摇晃起来。打死他也不愿意和云玥这种军队作战,那不是作战那是在送死。

“上将军,现在齐国军备薄弱。本应该是最好的下手机会,可这样一来我军犹如无人之境,跟本没有多少抵抗就会灭了齐国。大王还是会调我们去西北,燕国人倒是有点儿实力。可他们的使臣刚刚前往咸阳请降,跟燕国打很可能就是纳降的过程。

为今之计只能……!”多年的交情,中军校尉已经如王翦家人一般。这种机密的事情,都不会避着他。说了一番之后,见王翦看向自己,中军校尉才继续说道:“或许我们应该是攻打魏国,大梁城城高池深。又有魏国大军驻守,想要攻下来肯定非一日之功。只要在大梁城下打成胶着之战,大王就是想调我们走,也是掉不动的。”

姜还是老的辣,中军校尉一番话让王翦有茅塞顿开之感。齐国和燕国太弱,自然拖不住自己的脚步。只有兵甲还算锐利,又有坚城据守的大梁城可以拖住秦军。只要在大梁城下打成一锅粥,荆二道时候就是想调自己去西北作战,也是办不到。一旦撤退中被魏军衔尾追击,那就是灾难。

第42章 燕使荆轲

姚贾最近有些落寞,能让他出使的国家是越来越少。大秦的兵锋所指,韩国与赵国灰飞湮灭,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当中。魏国苟延残喘,仅剩大梁周边七八座城池而已。齐国虽然坐拥渔盐之利富甲一方,但太平了数十年的齐国人,已经不适合战争。大秦虎狼之师进攻齐国,恐怕就是武装游行一圈儿,就可以宣布占领。

唯一还算是有些扛头的也只有楚国,可面对天下大势。楚国只不过是挡在巨型战车前的一只螳螂而已,被撵得粉身碎骨那是迟早的事情。玩了一辈子外交的姚贾忽然发现,他就要失业了。至少,秦王已经有日子没有召见他。秘密出使赵国,说服郭开干掉李牧,去的是中书令赵高而不是他这个职业外交人员。

业余选手来抢饭碗也就罢了,关键是职业前景黯淡。如果楚国再被灭了,他这个典客就可以收拾包裹滚蛋。或许会派他去跟匈奴人交流,想想那些浑身虱子的家伙,姚贾就觉得脑瓜子生疼生疼的。

管事忽然来报,说是燕国使节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