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宋时[校对版] 一剑封喉 2411 字 2022-10-21

而另外一边,徐方旭等人侍候一旁的同时,也是小声交流着最近的情况。清平夫人这请来了师父师娘,就是有心将自己和陈风崇的事情定下,按照习惯风俗,却是应该有本家兄弟在一旁帮忙。理论上讲,连陈风崇在内,长生老人的一众弟子都可以算作清平夫人的弟弟。只是陈风崇是当事之人,孙向景又有些不太稳妥,清平夫人只得将此重担托付给徐方旭,请他代为履行一应指责。

而徐方旭出发之前,师娘其实也对他交代过一应事项,甚至应为他不曾经历过这些事情,将个中种种讲得十分透彻细致。清平夫人开口,徐方旭自然是满口答应,直叫师姐放心,自己定会将此事办得圆满。

众人也就这样一直聊到了晚饭,又是由清平夫人这边准备了极其丰盛的宴席,招呼众人落座。酒席宴间,师娘也是不吊清平夫人的胃口,主动提出明日摆上一场,就将两个孩子的事情定下。虽然因为时间仓促,自然不可能事事圆满,也不能叫两人就此完婚。不过大宋婚嫁,从来都是三媒六聘,两家也都不是小门小户,虽有江湖儿女的洒脱,有些礼数倒也应该遵守。

眼下正是应了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倒也是难得时机,师娘便提出定亲之事。陈老夫人更是早有此意,一应准备都是如师娘一般地充足,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明日便举行礼数,给两个小孩儿定亲。

一时清平夫人和陈风崇都是羞涩,孙向景又在一旁欢呼,坊中众人也是纷纷上前恭贺,又是叫夫人脸红万分,全然不似平日一般,真真是个为出个的大家闺秀。

事情既已谈妥,众人也就安心吃喝。清平夫人安排的菜色十分精巧,兼具了西北的独特风味和江南的精细制作,一时都是叫众人大快朵颐,加上陈风崇从旁进酒说笑,长生老人见识广阔,师娘和陈老夫人大方得体,孙向景和徐方旭一旁作陪,宴席间也是十分热闹尽兴。

宴席散去,众人一一回房休息。

夜空之中,一弯新月滴滴悬挂,冷光洒下,驱散日间燥热,带来些许清凉。

第一十二章 郎情妾意深

次日一早,清平坊内便是热闹一片,一众小厮人等都是忙着准备今日已是所需各种。虽然清平夫人一早说过,一切仪式都是从简,两家大人既然已经见过面,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多繁文缛节。不过因着始终是夫人的大事,却是谁也不敢轻视分毫,还是尽量准备齐全。

此番两人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走个形势。毕竟归根到底,陈风崇和清平夫人都是长生老人和师娘收养长大,陈同光家老两口所知自然不如长生老人这边多。加上陈同光为官从来清廉,也没有多少补贴拿出,自然不能办得太过繁琐。

不过一众长辈坐定之后,双方还是仪式性地互通了一份通资财贴,其中详细写明了两人的生辰八字,男女双方各自家产以及婚后情况等等。其实这个帖子也就是个形式,毕竟陈风崇和清平夫人俱是一家,所有一切不过是清平坊和长生老人所给予的一些地皮庄园。唯一值得众人注意的,大概就是陈风崇的真实生辰八字,却是一众弟子都没有,只有他一人寻得父母方知。

随后,陈老夫人那边送上一双大雁,作为定亲吉祥之物。原是因为这大雁由生到死,都是忠贞不二,一夫一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在《礼记》之中,也是男女定情必须之物,象征两人厮守终身,永不分离。

师娘这边自然也是回礼,一应事物繁多,都是她之前在苏州就全部准备好,俱是成双成对,意头极好,又不太过奢靡,照顾了陈同光老两口的面子。

照理来讲,陈老夫人还应该再送三对金器,作为给清平夫人佩戴压身只用。不过师娘说之前老夫人已将陈家一门的传家宝都拆开给了清平夫人和孙向景,孙向景作为清平夫人最疼爱的弟弟,所得之物自然也就是清平夫人所受荣宠。这东西又是十分灵验吉祥,孙向景甫一获得便有了杨琼的消息。于情于理,师娘都是不敢再叫清平夫人手下陈老夫人准备好的金器,直叫陈老夫人留在身边,今后赏赐孙儿男女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