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小孩受了感染,一时都是激愤,纷纷捡石子丢过来,起身喊道:“打坏人!打坏人!”
那人运起内劲,周身产生一道气墙,将飞来的石子挡开,护住身前的小孩,轻声说道:“没错,他是好人。你们回去吧,跟家里人说说今天的事儿,叫他们准备些冥钱香烛,谢谢那个救了你们的好人罢!”
说着,他轻轻将小孩儿放在地上,在不管身后那些小孩儿,自己移步转身,便如山间鬼魅一般地,几步便不见了踪影。
小孩儿们都是愣住,眼看着这般情景反应不过来,许久才跑过来安慰那个最前的小孩儿,拉起他的手去追自家的牲口,好赶回家跟大人说了此事。那小孩儿却站定不动,愣愣地说道:“那人……他哭了……”
徐方旭带着孙向景,一路运着轻功,却奈何两人轻功实在有限,孙向景又老叫苦叫类,时常不得以停下休息,三日时间也只走了百余里路,这日才到了太湖边上。
孙向景不是第一次看太湖,又想起之前海市之上就是太湖船帮的一众人勾结太玄教害了自己与师兄,一时也无心观赏。两人在太湖边交了艘小船,打算从太湖起走水路去杭州,既方便快捷,也省了一路辛苦。
只是两人乘船到得太湖中心时,却见许多小船停靠在那边,船上挂了白绫纸帆,船头跪了分别跪着些穿白戴孝的小孩儿,旁边还有人不住撒着纸钱,往湖里沉些各色粽子。
孙向景路过太湖多次,却从未见过这般景象,便问船老大说:“船家,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是给家里人做法事么?”
那船老大一边摇船,一边叹气说道:“的确是做法事,不过不是给家里人,而是给一位救了一群小孩儿的英雄啊!”
徐方旭也被勾起了兴趣,连忙追问道:“不知是什么英雄人物?”
那船老大也是个上岁数的人,对这些事情颇为感慨,见眼前的年轻人感兴趣,也就将那日众小孩儿回家后说的事情转述了一番。只是那些小孩儿实在年幼,又受了惊吓,整件事情说得支离破碎。还好他们人多,这个没说清楚的那个补上几句,大人们听了半天,好歹拼凑了个大概出来,又是后怕,又是感激,一时整个村子也是将此事传成一片,老人们都暗自抹着眼泪。
因着那位英雄大侠最后跌落的山谷河流是通往太湖的,村子里便也带了小孩儿们来太湖祭拜些许,聊表心意,感念那位大侠的恩德。村民们又是准备了一应的点心祭品,又拿了许多好酒,宰了三牲,做了许多粽子,便如祭奠那屈原先师一般,祈求太湖中的鱼儿莫要损坏了那位大侠的身躯。
徐方旭听得感慨,暗想果然苏杭一带民风淳朴,村民们真是知恩图报的,也舍得做这般法事来感谢那位救人的大侠。虽然听整件事情,那个大恶人也是追着那位大侠,才遇见的一众小孩儿,但村民们却毫不介怀,只记得大侠救人的好处。
孙向景更是听得心驰神往,却不知话本中大侠行侠仗义的故事也真能在现实中发生,自己还亲眼看到了大家报恩的景象。他愈发神往,连忙追着船老大问些细节,叫他说详细些,自己到了杭州好于师兄师姐说起此事,说不定还能请师姐发动一场水陆法事,超度这位落水的大侠。
只是清平夫人若是知道,恐怕就不止一场水陆法事了。
依旧是那个不知所在何处的大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