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使袁氏牵连废立之谋,名望受损;
二可以轻易处置何太后这个隐患;
三,借助立帝辅助新王之功勋,董卓可以任意提拔诸公大臣,打压袁氏等反对派……等等。
董卓早已计划,利用废立之事,折损袁氏声望,怎会令袁绍如此轻易抽身事外?
而袁绍年轻气盛,已然不忿董卓坐收渔人之利,要不是恐惧董卓手中实力,他早就格杀董卓了。两相交谈,少了一些洛阳城内那些老油条人从中周旋,摩擦的火花自然剧烈,两人交谈之下言语顿时不和。
董卓当即手按剑柄威胁袁绍,翻脸喝骂道:“竖子,以为我董卓之刀不快否!前日你残暴两宫,逼迫天子出逃,如此悖逆之举,可曾敬重一点天子?今日,你之所以不赞成废立大事,实非敬重天子无过失,而是欲借助天子性格暗弱,败坏朝政也!我所言,是也不是?如此逆臣,必杀之而后快!”
“休要强压名头与我!”
“逆臣!”
董卓按剑怒斥袁绍之时,周围亲信团团围住袁绍,杀机森然。
袁绍也不是那束手就擒之人,当即勃然变色,拔出佩刀,反驳董卓:“议论大事,岂有刀兵相迫哉?告辞!”袁绍说完,便拎着佩刀,避开董卓亲信,万分谨慎的匆匆告别董卓。
如今洛阳才从大乱中走出,人心不安。
类如董卓、袁绍等,都是刀剑时刻在身,不敢有一点疏忽。
见袁绍欲走,李儒向董卓建议道:“袁绍有虎狼之心,不可纵之。今日纵之,必有大患。主公当令亲卒,围杀其人,以惊惧袁氏。”
董卓摇摇头,轻声反驳李儒道:“便如袁绍所言,国家大事若是有回缓之地,便不能以刀兵胁迫行事。袁绍为袁氏后嗣人杰之一,为袁氏未来中流砥柱,杀之必惹怒袁氏,致使袁氏与我,不能相容于朝廷。大臣相害,非国家之福,我董卓岂能为之?”
“主公这般,日后必定后悔!”
李儒眼望袁绍离去,心中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