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华侨新村

重归黄金年代 夜深 2123 字 2个月前

顾杰接过茶叶看了一眼就笑了:“我说援朝哥,你这个礼物可不是什么小礼物,你这个茶外面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呵呵,茶么,又不是稀罕东西,人家不清楚你会不知道?行了,别装模作样了,收起来吧。你这房子看起来不错呀,我参观参观?”

宋援朝笑着看看四周,顾杰把茶叶随手放到一旁,带着宋援朝参观起了他的小窝。

这个小区的房子从外表来看和后世的普通居民小区没什么区别,但内部却大不相同。

由于建这个小区的时候,这里就是作为涉外房出售的,所以标准远比工人新村和九十年代初建造的六层普通居民小区要好许多。

整个小区的房子结构有两种,一种是70平米的二房一厅,还有一种是92平米的三房一厅。

现在可没有什么公摊的说法,这个面积是实打实的,如果按照后世的面积计算,像顾杰现在住的二房一厅的房子面积要接近90平了,而三房的就更大了。

进门是一个两米左右的走廊,走廊的尽头就是客厅。客厅朝南连着阳台,走廊右边是厨房,再过去是卫生间。

穿过厨房和卫生间,尽头有两间房,一件朝南的是主卧室,大约12平米左右,还有一间朝西开窗的房间是次卧,现在被顾杰装修成了书房。

整个房子看起来整整齐齐,尤其是客厅面积不小,这样的结构在这个时代的普通公房很是少见。顾杰对房子的装修还是和上心的,整个屋子装修虽然看起来简洁,却用料非常好,地板是柚木的,客厅里还铺着地毯,两套真皮大沙发摆在那边,玻璃的茶几上放着水果和几本杂志。

对面的墙做了个组合柜,正中摆了一台大电视机,边上还有一套索尼的音响,至于卧室和书房的风格和客厅大致差不多,只是书房里靠墙的书架上书并不多,反而堆了不少报纸和杂志。

“弄的不错呀。”转了一圈,宋援朝笑着点头,和顾杰回到客厅坐下。

“马马虎虎,随便折腾了一下。”顾杰笑道,倒了两杯茶回来放在茶几上,顺手把杂志收了收。

“怎么不买老洋房?”宋援朝喝了口水问。

“暂时没有合适的,不过我在虹桥那么定了一套新房,要明年年底才能造好呢,等那边房子好了到时候请你们来做客。”

“一言为定!”宋援朝笑着点头,虹桥那边的房子以后也属于沪海最好的区域和最有价值的,顾杰直接入手那边倒也不错,何况他说的也对,沪海的老洋房虽然不少,可由于商品房还没真正对内开放,再加上许多老洋房产权因为历史原因有些麻烦,而且有些房子还牵涉到归还的问题,

宋援朝当初能搞到那套房子也算是运气,张建国和罗阳他们入手比较早,但能看得上又产权清晰的老洋房并不多了,尤其是老法租界的房子更是凤毛麟角,反而之前日租界的那边倒有几套。

不过相比前者,后者是不屑的。

其他城市的人或许不知道,但老沪海人很讲究这个,相比老法租界,以前日租界地区别称为“下只角”,而且那边的老洋房带着西方和日式混合的格局,和老法租界风格鲜明的西班牙式的老房子相比,日租界的老洋房就是个凑合出来的怪物,根本不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