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祖知道,他赚的不光是这点苦力脚钱,难民一多,不管再怎么赈济,一样有活不下去,需要卖儿卖女的。
赵九雄控制着滑县的人口胶易,到时候从中抽头,就是一笔巨大收益。而且逃难的人里,难免有一些身强力壮甚至是有些武艺的,都可为他所用,做个便宜打手死士。于这样的人而言,灾荒其实是大好事,只要不波及到他,这灾荒闹的越大越好。
他问道:“九爷,现在我有桩生意,是和县太爷合股做生意,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参上一手?”
赵九雄眼睛一亮,将手一扬,几个下人及那两个丫头退出去,赵九雄小声道:“怎么,既然是和县太爷联手,莫非是有什么朝廷的公务要交办下来?”
“还真是有公务啊,九爷。那揭贴你看了么?”
“没有,我不认识字。”赵九雄晃晃脑袋,这个年头的文盲超过九成,不认识字于他而言,没有什么可丢人的。“我知道有帮人在满大街的乱贴东西,但不知道他贴的是什么?不过这帮人的来历我知道。”
“你知道?”
“是啊,那是龙门巡检,金长龄金大香头的关系,我怎么能不知道呢?他们从湖广坐漕船到了滑县,还有的去了卫辉府府城,也有的到了别处,总之河南八府,哪都有他们,这都是金大香头下的命令,让我们对其多多关照,说是自己兄弟。我呸,我都不认识他们,怎么就成了自己兄弟了?一看就是金大香头自己的关系,可是他们乱贴那玩意惹祸了?”
第六十七章 军械(一)
赵九雄虽然不通文墨,但是作为一个老江湖,他有自己对事物的本能认识,第一时间就想到这其中可能牵扯到什么要紧的案件中去。
而且这些人的关系是金大香头的关系,如果他们出了问题,那就是金大香头出了问题,如果金大香头出了问题,自己是不是就有机会递补一下?所以这个时候的他不会为漕帮补台,而只会拆台。
“九爷,您老人家不愧是老江湖,果然是好见识,那些人不但有问题,而且问题相当严重。他们参与的,是谋反的大案,你说说,这案子大不大,这生意大不大?”
杨承祖取出一张揭贴,将上面的内容念了一遍,最后道:“当初白衣军起兵时,也曾传檄各处,据说檄文一路贴到了京师里,闹的人心不安。今天你们这些朋友,这手段与白衣军我看也没什么区别,这桩事的凶险,不用我多说了吧。”
赵九雄闻听也是一惊,连那对铁胆都不揉了“乖乖,这金长龄是要疯啊,他怎么敢勾结反贼?这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大罪,我们漕帮,也不会容他的。”
漕帮与反贼是水火不容的两方势力,当年白衣军起义时,曾焚烧漕船数十艘,劫夺漕粮若干,彼此之间的仇恨不比官府与白衣匪的仇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