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霞立刻睡意全无,从竹床上一跃而起。
发货,今天必须发货!
今天放进竹箱里,明天就会寄出去了。
七十九元啊!
按照现在每天平均赚工分的速度,她要不偷懒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赚到这些钱。
虽然没预料到会这么快把黄金虎皮糍粑卖掉,但因为商品上架的缘故,明霞之前已经提前将半斤黄金虎皮糍粑和一份苦梨膏打包好,放在房间里,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正好,她也不用大半夜打着煤油灯去竹屋取货,直接把打包得极其结实的黄金虎皮糍粑放入平日收货用的大竹箱。
虚拟网络购物平台是不负责帮她的商品进行打包的,明霞在这个年代也很难找到廉价的塑料袋和纸箱,所以干脆采摘山上韧性很强的宽叶,再以手编的草绳捆扎。
制作成圆饼状的糍粑阴凉处风干之后,就变得硬实。用铁屋村人的老方法,用一种只有两毫米宽的野草叶子,将一小块糍粑一圈一圈的绕起来。
制作黄金虎皮糍粑在蒸煮大米阶段需要加入的虎光泡根茎挤出来的汁水,而包裹糍粑的细长野草叶子,就是虎光泡的叶片。
也是因此,被细叶严密包裹起来糍粑,久放而不变味,存储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可以长达半年之久。
实际上,明霞看来,用虎光泡叶子包裹起来糍粑,外形是极有特点的。细细的叶片整齐而有规律得重叠旋转,以饼状糍粑的圆心为中心,呈现放射状。
虎光泡的叶子是新鲜时采摘下来,此时水份蒸发,变成柔和的黄绿色,使得整个小圆饼看起来有一种纯自然而原始的美感。
给糍粑扎“外衣”其实也是一项技术活。
如果是自己吃,扎得凌乱难看一点也无所谓。但这年头精贵紫壳稻米制作的糍粑大多没有拿来自己吃,而是用来送礼。
糍粑是铁屋村人婚丧嫁娶中极为重要一种的食物,更是当地民俗礼仪的代表。
游香美不仅糍粑砸得好,包扎糍粑也是村子里数一数二。所以,每到紫壳稻米丰收的时候,许多人都托她帮忙加工黄金虎皮糍粑。
明霞如果不是与游香美关系好,还排不上号呢!
不过,明霞准备寄给买家的这份黄金虎皮糍粑,又与铁屋村传统的包扎有所区别,加入了明霞一点小心思和创意。
明霞与大花一起动手,虎光泡叶子捆扎收尾的位置,增加安装了一件细竹丝编织的竹编蝴蝶。
等买家拆开糍粑的时候,竹编的蝴蝶会展翅弹跃而起,轻颤精细的竹丝蝶翅,有趣而美观。
每个糍粑小圆饼用虎光泡的叶子单独捆包,而六个糍粑小圆饼垒好以后,明霞就用了三张一尺多长的野树阔叶将其严实包裹起来。
新鲜的绿叶上整整齐齐地捆着暗紫色的编织草绳,就像一粒漂亮的大粽子。为了让这七十九元的钱花得有所价值,明霞精心得挑选用来包装的树叶以及草绳,捆扎的每一下角度都很仔细的考量,力求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到最好。
半斤的黄金虎皮糍粑其实也就六粒,明霞原本打算给第一个顾客多赠送一个糍粑圆饼,可惜虚拟购物平台比她这个卖家还要吝啬。在她多放后,直接告诉她,多出一块的运费要买家或者卖家来承担。
所以,明霞只能放弃了赠送优惠的主意,毕竟,多出来的运费要十块钱!
明霞郑重将打包好的糍粑端端正正地放进竹箱里,琢磨了半天,才心潮起伏地躺下,辗转许久,阖眼睡着。
——
——
糍粑价格似乎有点虚,邬新语没有马上拍下,吃完一份并不太满意的外卖,到了临睡前,最终还是拿出手机拍下这种有点意思的糍粑。
她每个月收入挺高,在一线城市扣掉房贷和生活开支,通常都能结余七八千元,这半斤糍粑的价格若不与同类相比的话,其实也就一顿饭钱。
拍下商品后,她也就没过多关注,转而开始计划起假期最后两天与死党好闺蜜去郊区泡温泉的事宜。
明霞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竹箱里的糍粑已经消失了,而她虚拟网络购物平台的后台则显示这份包裹正在运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