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秋收韩瑾瑜雇了几个短工过来帮忙,初秋的雨水多,收割也要趁着好天气赶紧收。除了收割,还得脱粒,晒谷与舂米,后期还得拿去镇上卖给商铺。这一道道工序下来,光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的。虽是有雇人帮忙了,但韩瑾瑜也是脱不开身了,又是一阵忙活。

好不容易忙完了秋收的事务,韩瑾瑜又琢磨起出话本的事了。这时候的民间出版机构被称作书坊,当书坊要印刷一本书之前,须经本州委官看定然后刊行,凡“不经看验校定文书,擅自印卖,告捕条禁颁降其沿边州军,仍严行禁止。”其实这也是当时朝廷对保护印刷物颁发的“盗印法”。

你先把要发行的书去官府那里进行登记,再由官府审核通过入册后,你才可以印刷出售,一旦发生盗版或抄袭的现象,官府会根据入册的内容进行判决,根据严重程度从罚款到流放都是有可能的。

韩瑾瑜知道自己并没什么名气,现在贸然找书坊合作,估计没有书坊会接收一个名不经传的市井小民写的话本。不过还好早期决定写话本的时候,她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她找到了那日与柳依依一起来过的那间茶楼,静等大堂里的说书先生说完书,便邀他一起喝茶聊天。两人倒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从两人交谈过程中,韩瑾瑜了解道,对方姓孙名逸之,北方人,在这一带说书有一些年头了,有不少忠实的听众呢!

韩瑾瑜见对孙逸之倒不像个迂腐的人,为人挺豁达爽快的,便拿出几章话本,道:“这是小弟自己写的话本,能否请孙兄不吝赐教一下。”

听到是韩瑾瑜自己写的话本,孙逸之倒是来了兴致,于是便接过去慢慢翻阅起来。孙逸之每看一页,心里的惊喜便多一分,觉得这个故事真的很大胆,很新颖,里面有带了神话这种神秘面纱,这无疑是话本中很大的卖点,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实在想不到这么精彩的话本居然出自对面这个年轻人之手,看后意犹未尽的道:“这真的是小兄弟你自己所写的,可是已书写完成?”

韩瑾瑜先是打量着孙逸之看话本时的神情,后面又看到他如此着急追问,便知道这是入了他的眼了。“这的确是出自小弟之手,且已全部写完。剩下的章节我到时自当完整的送到孙兄手上,只是希望请孙兄可否帮我一个忙?”

“不知要我帮忙所谓何事呢?”孙逸之疑惑道。

“我想请孙兄接下来几日在大堂说书的内容改做这话本,如果几日之后听完无人喜欢,孙兄接下来可以选择不往下说,我还是会把话本完整的送予你。”韩瑾瑜言辞诚恳地说道。

孙逸之原本就对这话本充满兴趣,听完之后仔细一想,这似乎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失,便欣然应下了。两人又接着讨论起了话本,这一谈又是停不下来,但天色已渐晚,便只能约定隔日再来听其说书,再带上几章话本过来,这才起身告辞。

第9章

回到院门前,便见柳依依从里头走了出来,她呼道:“柳家娘子。

“韩大郎回来了?”柳依依待她走近,才道:“晚饭时没见你,年哥儿说你去了镇上还未回来,所以我帮你把吃的放在灶上温着,等下饿了可以拿来吃。”

“多谢,有劳你费心了”韩瑾瑜颇不好意思。

四目相对,相视无言。柳依依忙道:“天色不早,我回去了。”

韩瑾瑜点头应了下,目送着柳依依走近隔壁家门,这才回屋里。韩瑾年见她回来了,很懂事的去帮她把温着的饭菜拿出来,拉着她赶紧坐下吃饭。见她吃着饭,韩瑾年道:“大哥,你说柳姐姐煮的饭菜很好吃对吧?人又温柔体贴,见你那么晚没回来,怕我害怕,还特地过来教我写字。大哥,你把她娶来做我嫂子好不好”说完,两只眼睛睁得大大地盯着韩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