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页

贾诩道:“刘玄德麾下不缺大将,缺的只是谋士。”

“只要主公暗中派遣一个谋士,前去相助刘玄德,凭借他麾下的数万人马,以及关、张之勇,纵不能胜过袁本初,也不会败得太快。”

“只要刘玄德熬过了秋收,待关中粮草成熟以后,主公即可尽起大军,发动一次灭国之战。”

听着贾诩的话,众人的心都狠狠抽动了一下,哪怕是文昭自己也毫不例外。灭国之战,灭的还是袁绍这样强大的诸侯,只是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关中的众多谋士之中,也只有贾诩,没有被以往制定下来的战略禁锢思想。相比起他人,贾诩看得更远,更深入人心。

当然,这并不代表其他几个谋士远远比不上贾诩,只能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灵感,就能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

而贾诩,却是捕捉到了这个灵感的人。

第533章 忧虑

热血沸腾之后,众人都冷静了下来,他们毕竟都乃智谋之士,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不会人云亦云。

贾诩所构建的蓝图虽然看起来非常美好,细细想来却有些不太实际。毕竟袁绍实力极度强大,想要将其消灭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于双方之间的战事,还有可能会僵持数年之久。如此一来,必定会将整个关中拖入战争的泥沼之中。

不要以为消灭一个诸侯很容易,特别是像袁绍这样强大的诸侯,更是非常难以消灭。

历史上哪怕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了袁绍的主力部队,仍旧花费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才彻底接收完了袁绍的领地。

文昭的实力纵然比当时的曹操强上许多,想要灭掉袁绍也并不容易。也许和曹操交战,袁绍仗着自己占据绝对优势,会有所轻敌。

然而,若此时他与实力强过自己的文昭交战,一定会小心翼翼,不敢托大。如此一来,文昭想要像曹操那样,一战大破袁绍,却是不太可能。

更何况,如今的袁绍、曹操如胶似漆,互为唇齿。若是文昭发动灭袁之战,依照曹操过人的眼光,必定通晓唇亡齿寒的道理,不会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