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页

关羽的思绪牵挂两头,一头是解县的妻儿;另一头乃是豫州的刘备、张飞。一头是亲情,夹杂了愧疚与温馨;另一头却是友情,夹杂了兄弟情义与铁马金戈。

乱世之中的男儿,就是如此。要么马革裹尸,徒留悲痛与叹息;要么建功立业,封侯拜将,荣归故里。

……

关家村,关羽的庭院之内,胡氏一脸落寞。她苦苦等了将近二十年,却不想丈夫只回来了几天,就匆忙离家而去。

她本来以为,关羽会带自己前往豫州,能够与丈夫朝夕相伴。却没有想到,现实却如此残酷。

以往没有关羽的消息,胡氏也并不奢求其它,只希望将关平抚养长大,好让他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然而,关羽回到家乡让胡氏看到了温暖的希望,却又将这希望无情的践踏。从云端跌落到九幽之下,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更为重要的是,关羽有着非常浓重的大男子主义,并没有向胡氏解释,自己为何又不想带她前往豫州了。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以后若有机会,再接你过去吧。”

正是因为关羽的这种大男子主义,才使得胡氏有些心碎。她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丈夫才没有把自己带走。

于是乎,在关羽走了之后,胡氏哭了,哭得非常伤心。

“阿平,去安慰一下你阿母吧。”

看着亦是面带愁容的关平,文昭轻轻说道。没有人比他更加明白,关羽此举的用意;也没有人比他更加明白,胡氏的可怜。

因为文昭也经常行军打仗,有时候一出去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半载,和家中女人温存的时间,也是极其稀少。

纵然许多时候他待在蒲坂,每日也有着数之不尽的事情,需要他来处理。所以说,文昭对于自己的妻儿,一直心怀愧疚。

然而人在乱世身不由己,哪怕他已经成为雄踞一方的大人物,哪怕他如今麾下兵多将广,实力强劲。为了能够不被别人超越,他只有不停地发展壮大,不敢有一丝懈怠。

逆水行走,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