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页

更何况,文昭心中还有着更深一层的考虑。太学之中不仅可以习文学武,还有许许多多的杂学学科。

相比起太学传统经学,以及太学军事分院,进入杂学分院的门槛无疑会低上许多。

若是太学的地位提升,杂学分院亦会水涨船高。百姓们只要有着一技之长,想要进入杂学分院,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如此一来,就能够慢慢带动境内各行各业的发展,使关中变得更加欣欣向荣。

就这样,文昭定下了改革的基调,由帐下文臣们细细研讨,将各种条例具体化,显得更加合理。

看着忙碌的众人,文昭脸上微微露出了笑意,在心中暗暗想道:“太学的这种模式,也许并不能持续太久。然而这个地方,却是关中日后培养人才的摇篮。”

“最起码可以使我的治下,日后不会太过依赖世家的人才。”

对于如今的关中而言,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大力培养、任命寒门,尚且没到时机。

故此文昭只能偷换概念,以太学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为借口,开始慢慢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也许有一天,当文昭统一天下,当太学培养了足够的寒门士子以后。他就可以不再看世家大族的脸色,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而现在的太学,将会为以后科举的诞生奠定基础。

正如文昭在关中普及新法一样,也是潜移默化之间,让百姓们能够懂法、守法。

也许有一天,当最新的律法出来,当那些被新法触及利益的人跳出来,破坏新法的时候。文昭也就可以通过,四处张贴榜文这种方式,迅速将新法普及下去。

只要百姓懂法,只要未来新法符合百姓们的利益,相信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主公,关将军求见。”

正在沉思的文昭,忽然听到典满的声音响起,当即诧异地问道:“哪个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