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照着自己最后的这个打算,到时候,自己怎么说,也算是一个开国的功臣?可李岩却将周遇吉的这几个想法,当场便都给否决了。只是对于,他最后所提出来的,待机而定之说,倒是有几分的赞成。最后,周遇吉索性让李岩给他出一个主意,并且对其明言,定当遵照与李参军所言而行。且日后如有所成?定不会辜负与他。
李岩见其所言十分的坦诚,就知道自己为那位义弟所预谋之事?如今,已是可以达成所愿了。便与他提了三条计策,其一,在大明境内,专门去寻一处最为偏僻的城池去驻守。其二,就是将沿途所遇到的残兵游勇全都收集起来。另外,对于那些遭逢义军祸害过的士绅们,也对其好言相慰。并要对其坦言,自己此次聚合人马,便是为了击溃与贼众的。并让这些人能出银子的就出银子,能出人的,就出人?
依着李岩所知道的,这些士绅官宦人家再怎么经过洗劫。起码也能留有一些让自己能够活命的银子,何况也有不少的士绅人家,将银两都收到了一处十分隐秘的地方。依着他们对于义军,简直都可谓恨得咬牙切齿的,恨不得,把这些义军剥皮抽筋,方才能解恨。如果听说自己要聚合人马攻打义军?又岂有不肯前来支持的道理?何况,李岩还跟周遇吉提议,即便是这些士绅官宦肯主动供奉与自己银两?也都要写下一张字句,在这字句之上还要注明,这笔银子只是官府借来暂时使用的。以待平复了贼军,定当全部奉还,且还有一部分的利息。如此一来,何愁会没人不肯借银子与这只打着官府旗帜的军队?将来,这笔银子由何人来偿还?自然是不用周遇吉和李岩为此事来操心的。
另外,就是这些人家之中,养着不少的看家的护院和供自己差遣的仆役。也正好可以被吸纳到军队之中来,既可以壮大周遇吉的军队,也可以让这些人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从而,也让这些老爷们眼见其手下人,居然也在官府的军队之内听差,也都能够放心的把银子借给自己。
而李岩的第三条计策,更是绝对能让这些人,自动就把银子捐纳出来?就是利用周遇吉头上的,朝廷对其所授予的大明总兵官职,来给这些士绅老爷们分发各种的官职。银子捐赠的多的,自然这官职也就相应大上一些。银子少,自然官职也就小上一些,再者一说,何人愁自己官大。倒是都怕自己所当得官,太过于低小。而对于让这些当了官的人,又上何处去处理公事?能坐到那一座府衙之内去为百姓升堂理案?
第962章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李岩也早就为此而筹谋好了,先给这些人立上一份委任状。至于在这官书之上,所指定的去处?全部都是已经失陷与贼手的那些府县城关要镇。在借银子的时候,由周遇吉以总兵官职出面。对其应允下来,这些地方一旦被收复回来?这些人立刻就可以走马上任。并对这些人施以保证,保证大明官兵在一两年之内就可平复反叛。
而如果不能及时的平定贼兵?那所捐赠的银两一概退还不说?还要给众人赔偿一些损失。如此一来,竟使得那些士绅官宦对捐纳银两之事,竟无不都是踊跃而来。而在捐赠银两与官军的这件事情上,竟是人人都唯恐自己捐赠的比别人少?自然,头上的官帽也就相应的小了几号。最终,周遇吉整整在这些人的手中,收集到了二十万两的雪花纹银。而在李岩的指挥之下,周遇吉以大明总兵官的名头,十分顺利的入住进了开平城。并顺势将离着开平城不远的丰润城,也一鼓作气的给占领下来。并以此延伸至天津城旁的北塘和大沽口这两座城镇,而这两处地方都是出入海口。
至于这几处城池里面,原先的官员和书吏人等?早都被李岩给驱赶出城,狼狈逃窜而去。而李岩等周遇吉将这几处地方占牢靠了之后,这才对其又进言,并又给其详细分析了一番,如今当前大明境内的形势?告诫与他,如在将来不投靠于哪一方麾下?只能落了个鸡飞蛋打的下场。
同时,又将当前这世上的几只,各自分割一片自己地盘的武装力量,在其面前为其来详细的阐述一番。只说由他自行来做主,只是在话里话外,却将着远处于辽东境内的冰雪城,简直给说成了天上人间独一处的地方。自然,那位城主大人也化成了一介,不亚于秦皇汉武的人物。说的这位周总兵不免对此人,产生了深深且又强烈的好奇之心。而对于李岩口中所提及过的李逆贼,周遇吉视其为生死之仇敌,何况李贼本身又只是一个草民罢了,其名不正则言不顺,即便眼下被他夺了大明的江山?他难道说就能坐的牢靠么?如此一来,岂又有投效与其的道理?
对于,仍然听命于皇帝崇祯?那自己就先得到京城里,去皇帝的面前领罪。依着崇祯较为刚愎自用的性格来看,自己若是果真的去了?还有没有命回来?到实在是难说得很。十之八九还不等自己见到皇上的面,也就被人给直接推到了菜市口,将自己的人头砍下以儆效尤。看还有何人竟敢临阵退缩不战?
如此看来,自己的这条回头路,是决计行不通的。而现如今,看在这大明境内的那处处城关重镇之内,所镇守当地的那些骄横的武将们,几乎都已然自己划地而治,把朝廷都给撇在一旁去了。自己倒也可以效仿于他等?只是,自己的根基可不像人家那么的深厚。而自己苦心经营的太原府,早就已经沦陷在敌手。
现在的自己,不说是丧家之犬可也与之相差不太多。休看在眼下,自己聚集了不少的军校在手下。粗粗的过一遍人数,竟也达到了三万之众的人马。而纹银也积攒了,足足得到了二十多万两之多。倒是对于这粮草的问题,周遇吉一时对此是毫无办法可想?倒是不晓得,这位李参军身上具有什么样的神通?竟然带着一些人,拿着银子出去给自己弄来了,足够自己手下的官兵能吃上半年的粮草回来。而对于此事,这位李参军竟然就是连一丝的口风,都不肯泄露与其。而周遇吉在对其问过几次之后,见对方不肯谈及此事?也就此作罢。
而想想自己,若是真的投靠了北面的八旗铁骑?似乎又有悖于自己的初衷。毕竟满洲人乃是汉人的生死之仇敌,自己岂又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去背叛与自己的老祖宗呢?虽然,自己一旦投靠了过去?很有可能立刻就获得对方的重用?而在日后,对方问鼎中原以后,自己也肯定会是一个开国元勋。
只是,这种昧着良心的饭,自己能吃的消停么?自己死了以后,后人又会如何来看待与此事的呢?对于自己到底投靠于何方?一时竟使得周遇吉甚感为难,在经过这位参军帮助之下。却又仔细的衡量过了一番之后,最终拿定主意,自己先在大明境内站稳脚跟。再在这位李岩参军的协助之下,恭迎那位冰雪城城主入主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