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众人纷纷下马,等待渡船过江。

时值初春,湘江的水位并不高,站在江堤上,被那掠过江面的凛厉寒风一吹,登时让人精神大振。

站在高高的江堤上,面对那望不到边的江水,迎着那猎猎的寒风,让人豪情顿生。

触景生情的雷晓飞,不禁在心中吟诵起了毛主席那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此刻,雷晓飞领略了这首诗中的风采,感染了这首诗中的豪情。

正在雷晓飞联想翩翩之际,旁边的丹枫问周学士:“周兄,这条水有没有过涝情的记录?”

此时的丹枫,已完全投身到两湖巡察史的角色中。

周学士思索了一番后,说道:“我没有记错的话,大华应该没有这条水的涝情记载。”

周学士说完,以询问的目光向女儿求证,周梦蝶认同地点了点头。丹枫得到了周家父女的肯定答案后,才松了一口气。

浸沉在诗中的雷晓飞,被他们的话惊醒,刚才苦思无果的问题,被“水涝”的词引发了一丝灵感。他想到了湖北在前世时,正是涝情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他忙问周学士:“周学士,湖北是不是经常出现涝情?”

周学士点头说道:“对呀,长江的水,几乎每年都要肆虐一番湖北近江的地区,这也是湖北贫穷的原因之一。”

得到了周学士的证实后,雷晓飞豁然开朗,知道了问题的根源,就能想出办法对付。前世时,不是有资料记载,宋代时,湖北所在的地区,广泛挽堤围垸,使汛期漫水常淹的江汉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

想到这里,雷晓飞转头对丹枫说道:“丹叔叔,治理湖北,就要先治这个水患。长期水患的土地,一定是沃土,因为水把很多的肥料带到那里,肥沃了那片土地,所以,只要治好水患,这片土地的用途就无可限量。”

“哦?”丹枫陷入了沉思中。一会后,他自己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对他人说道:“雷小哥你说得有道理,但水患地方那么多,如何治呀?单是人手已成问题,能否一小段一小段筑堤围来治?但那样,要修到猴年马月啊?”

丹枫才话毕,周学士马上纠正了他的错误想法,对他说道:“丹老弟,这水患是不能分隔成一小段筑堤围来治的,那样一个洪水入侵好后,立刻就把堤围冲垮。所以筑堤围,一定要整段整段地筑,要让筑好堤围后,堤围内的范围洪水不能入侵,才大功告成。”

听了周学士的话,丹枫更是忧心,说道:“这么说,一条大堤,动不动就有几十里,每一里的堤围,就需动用万多个劳力,去哪里组织这么多人来筑堤围呀?”

这确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上几万人的浩大工程,开支庞大,不要说是贫困的湖北省不能自给,就是皇太子,在现在被忠王控制商业后,要拿出这么大的一笔款,也不容易。这可能也是湖北一直以来,治不了水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