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未公开的那部分,就是双方的军事合作。中国向德国提供飞艇、飞机,以及展示的那部分陆军新武器的全套图纸和生产工艺等资料,以及提供部分实物样品,并接受德国派遣的考察团在中国交流新战术(其实是学习,只是二德子为了面子,才说是“交流”)。这些东西的技术转让费、资料费和交流费(学费)一共作价350万英镑,这部分款项德国将用大口径炮、机床、生产线和商船等实物抵扣。
紧跟着,德国把奥匈帝国也拉了过来。奥匈在中国本来就是打酱油的,利益比美国还少,比德国更加的洒脱。双方很快签订了《中(西南)奥新约》,这个条约内容和德国的差不多,只是奥匈把西南自治政府辖地的庚子赔款全部放弃了,因为他们只占了赔款089,还没有比利时多,根本就没几个钱。比起每年200万英镑的平衡贸易带来的利润,这点钱可以忽略。而且,他们也对飞艇很感兴趣呢。
更何况科社党在几个月前,还给他们的斯柯达公司下了一个200万英镑大单,240倍径、28045倍径两种大口径舰炮的购买,以及31045倍径和36045倍径两种大口径舰炮的研制加订购。
西南政府以200万英镑的价码向他们转让飞艇技术,这笔款项也是要求他们用大口径炮、机床、生产线和商船等实物抵扣。
当中德、中奥签订新约后,英法等列强终于坐不住了。要是大家都不理会科社党,那也没什么,可一旦对手和他们有了接触,自己怎么也得有反应才是。
于是在1908年11月10日,英国的代表团也到了内江。
第102章 修约和关税(下)
“科社党主席文德嗣是‘美国出身’,又是在美国受的教育,还与美国新兴财阀‘天顶星财团’的老板是好基友,双方关系极为密切……”
这些情报在几大列强里面早已不是秘密。在所有列强眼里,这样的家伙几乎就是天然的亲美派。中国多了一家强大的亲美势力,这对于英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从目前来看,科社党对于英国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敌意,而且还订了一份每年2000万磅的平衡贸易协议。这份协议去年10月开始试行,3个月完成了610万英镑的双边贸易,今年开始正式执行,到10月底,已经完成2075万英镑,今年的额度已经提前并超额完成了。
而且,科社党还抛了个胡萝卜,这个2000万磅的额度还可以上调,只要他们地盘够大的话。而这样的好处,无论是清廷还是大头都是给不了的。要知道2000万英磅可不是个小数目,1908年约翰牛的海军预算也才3000多万英镑。虽然这是平衡贸易,但英国政府哪怕只是收税,也有上百万磅的收入,更不用说转手贸易获得的利润了。
所以牛牛对科社党的感情很纠结,一方面担心他们太过亲美,影响牛牛的在华利益。另一方面,这又是个不能轻易丢掉的大客户。要是把科社党搞成了敌人,贸易协议作废,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利益之多,就连首相都不好摆平的,嗯,这个2000万英镑的大蛋糕里面可是有王室和各家大贵族股份的,要是搞砸了,谁都不敢承担这些贵人的怒火。
这还只是经济上的考虑。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科社党政府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英国根据多方面获得的情报,很不情愿的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科社党的军队是一支完全不亚于欧洲列强的现代化军队,甚至在装备上还犹有过之。比如他们的独步世界的空军,陆军也牛叉得不像话,居然大量装备了轻机枪和一种可以随步兵运动的轻型火炮。更让他们顾虑的是,这支军队表现出的强大组织力和高昂的士气。
这支以前名叫“中国工农革命军”,现在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队,按照公布的番号和编制,已经达到了14个师,7个混成旅,总人数超过40万人,并且还在扩编。这还不算他们数量更加庞大的武警、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等准军事力量。
这么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可就放在印度和缅甸旁边呢。要是真的翻脸了,在海上倒是不用担心,牛牛这点自信还是有的,可陆地上怎么办?英国在前些年的布尔战争里面已经打得有些筋疲力尽了,同时也把他们陆军的虚弱尽显无余,成为列强的笑料。而且现在欧洲局势日渐紧张,要从本土抽调大量军队过来是不现实的,而且以英国陆军那糟糕的战斗力,如果没有人数上的优势,恐怕很难打赢这支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挂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