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劼确实犹豫了,他将蔡京、王黼等政事堂的公相们都召集起来,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密议,东西两府本该是官家的左膀右臂,可西府枢密院的童贯等人早已出征在外,而东府的相公们,对待这件事情,却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模棱两可,让官家赵劼也是感到极其的郁闷。
这像极了大焱人根子里最喜欢的关扑和赌博,是要拿整个帝国去赌一个千秋万载的圣君,还是见好就收,做一个守成之主?
归根结底,又回到了这个问题的根本,面对辽国这头奄奄一息的迟暮病虎,大焱官家有没有这个胆量,拼着极有可能被老虎反咬一口的危险,在辽国的脑袋上,来上一棍子?
第516章 生女真
虽然在女真部的大战之中,耶律余睹的临阵反戈出乎了意料,使得燕青差一点就有去无回,但对于大败的结果,他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他一直想着将耶律余睹除掉,彻底掌控斡鲁朵,奈何耶律余睹实在太过警觉,以至于一点机会都没有找到。
燕青本以为这是耶律余睹的性格使然,可惜等到耶律余睹叛变之后,他才陡然惊醒,原来这耶律余睹早就有了反意。
有他耶律大石这么个劳苦功高的扶龙之臣,耶律余睹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即便老皇帝春秋之后,耶律大石要么扶植傀儡皇子,要么自己当皇帝,断然没有他耶律余睹什么事。
而且老皇帝已经有将斡鲁朵交给耶律大石的想法,他耶律余睹若不乘机将最后一点价值给用掉,在隐宗那边可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值得庆幸的是,当燕青回到上京之时,老皇帝果然暴跳如雷,大骂耶律余睹忘祖背宗,一面追索耶律余睹的家眷,一面将斡鲁朵的掌控权,都交给了燕青。
此时辽国的文武百官才意识到,燕青这个“耶律大石”是多么的英明而富有远见。
辽国的最大劲敌果然是金国人,而南朝的北伐军眼下已经偃旗息鼓,占据幽州,与居庸关下的萧干部队对峙着。
所以当燕青提出议和之策时,这些官员便再没有了反对的声音,一来他们跟大焱朝廷打过这么多年的交道,早已熟悉大焱皇帝和官员们的尿性,一纸议和,拉拉扯扯磨磨蹭蹭,应该足够让辽国应对金国人的攻伐了。
二来老皇帝已经将斡鲁朵交给了“耶律大石”,他们又岂敢再与“耶律大石”对着干?
他们都很清楚,斡鲁朵乃皇帝的亲卫,向来又皇帝或者皇后亲自掌控和指挥,其他人根本就无法调动一兵一卒。
可老皇帝却将斡鲁朵交给了耶律大石,若非关乎帝国存亡的危急关头,那么便只能说明,老皇帝对耶律大石的信任,已经达到了极致,甚至于有可能抛开所有的继承人,将皇位传给耶律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