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页

市舶司乃是朝廷直属衙门,焱武军镇守地方,协助市舶司衙门合情合理,可与转运使司走到一处就是勾结地方了。

虽然这种事情都有朝堂上的诸位相公去争取和分辩,不是他们这些地方官员所能掺和的,可背黑锅的事情,始终是要落到他们头上的。

念及此处,杜成责终究还是软了下来,朝蔡旻使了个眼色,后者愤愤地冷哼了一声,朝苏瑜撂下狠话来:“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看着忿忿离去的蔡旻和杜成责,苏瑜只是目光坚毅,默然无语。

赵文裴和刘质走了过来,他们完全没想到苏瑜会烧掉苏家的船,还扣押自己的堂弟苏清维,一时间内心有不解,有羞愧,有惋惜,又有佩服,总之是五味杂陈。

而苏瑜却只是朝他们柔和一笑,小声说道:“谢了。”

第392章 苏清绥的好运

十一月的汴京已经开始下起了初雪,纷纷扬扬的雪绒花,将士子文人的骚情都勾动起来,一时间咏雪诗词佳作频出,仿佛又到了文人们开花结果的季节。

好吧,事实上,一年四季这些文人们都在伤春悲秋,就没有哪个季节不是他们的狂欢季。

汴京城有名的春雪楼之中,苏清绥正在吟诵着一首新出炉的即兴诗作。

“微风摇庭树,细雪如巧织,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白桂枝,零泪无人道,何故再相思。”

不得不说,此诗清新雅美,确有傲人之处,谓之经典也不以为过,但出自苏清绥之口,便有些让人玩味了。

这次的文会雅集乃是王家公子王锦纶做东,而苏清绥与王锦纶相交甚密,在座之人自然是交口称赞,不绝于耳,全然不去想苏清绥那点底细。

文人圈子自诩清淡高雅,实则也是龌蹉不堪,其中争风吃醋,比市井恶妇骂街还要精彩,八卦消息也最是灵通。

人都说苏家骤然飞黄腾达起来,苏清绥居功至伟,而这一切便是多得了王锦纶的提携。

王锦纶所在的王家,便是当初杭州布商行首的王家,初时赵家举行桃园诗会,便是王锦纶出面邀请诸多文人欢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