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陛下判断,半个月下来,胶东半岛才来了这么一路五万大军驰援,想必此已是汇聚了胶东半岛的大部兵力,因此正是乘胜追击、彻底拿下整个胶东半岛的最佳时机。”
“而黄河方向更不必担忧,长孙院事亲自率领十万大部,想必眼下早已抵达黄河南岸、正在与邺城方向的齐国主力禁军强强对峙了。”
“高长恭本是齐国人,不太适宜作为主帅亲去,因此就地驻扎兖州,其人文韬武略兼具,往年也以爱民著称,因此留守兖州防备异军生乱,确实更加适宜。”
“朝中那些文官没那么快过来,需要高长恭作为镇山石留驻兖州。”
听完一席话,杨坚也算全盘明白了。
今日的高长恭,可不就是彼时被留在和州做后勤的自己。
此刻他彻底抛却了当时的那一丝关于遭轻视的狐疑,因为他已切身感受到,后勤对于安定一方、对于行军的顺遂,有多重要。
另外,陛下的全盘盘算,他也彻底明白了——
为何如此精准的令自己于二月初十五突袭四面八方都有援军的兖州。
拿下不是目的,于此牵制齐国的援军才是目的。
不过这盘算里头的疏漏,就是徐州——
没想到徐州的齐军竟然不战而退,于徐州和兖州之间权衡之后,竟然选择了弃守徐州、来援兖州。
若无此“意外”,他杨坚也不会被累倒成这样,竟然睡了两天两夜不带醒的。
“主帅大人,歇息好了就出发了,陛下说吾洛阳路军,可以班师凯旋了,”张副将高兴的说道:
“陛下还说,皇后殿下亲自主持了凯旋宴,就等您回去呢。”
杨坚没有任何遗憾了,更没有因为无法与陛下一道继续征战而感到失落。
“洛阳路军!杨统帅!”
此时,营帐外忽然传来郑重的传令声,杨坚匆匆起身走出营帐,瞧见来者乃是宇文世宏的御前近卫。
“杨统帅听令。”
“天子诏,制曰:今兖州基本大捷、胶州半岛初步掌握,杨统帅功不可没!”
“特,赐杨统帅回京休假五日!”
“五日后!率部开拔至阴山!与北征军汇合!”
“反击突厥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