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卿,不知你祖上何人?朕看你样貌不凡定然非常人也。”盯着刘备看了良久,献帝始终不觉的刘备和自己的那位先祖相像,自然无法估计刘备的出生来历,不过这却是改变不了献帝认亲的决心,必定董卓献帝都可以认作亚父,灵帝更有将太监认作父亲的先例,所以对于献帝来说为了自己的光辉大业认几个父亲也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是认个亲戚而已,要知道自大汉高祖刘邦分封天下以来,刘氏一脉不知道延续出多少子孙,即便是有再多亲戚来认亲也并不足为奇。
“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听献帝这么说,刘备连忙作揖答道。
于是献帝将曹寅唤了过来,两人掐着指头开始计算刘备的辈分半晌献帝脸色一喜。
“哈哈,原来按照族系排列下来,爱卿尽然高我一辈,看来以后朕也要叫你一声皇叔了。”说着献帝便笑着向刘备点了点头算是认下了这个皇叔,接着又对曹寅说道:“回到朝中,你记得提醒我,一定要将此事计入族谱当中,不可延误。”
“陛下放心,小人自然记得。请让小人在此恭喜陛下得一良臣,再恭喜刘皇叔得以认祖归宗。”见献帝和刘备关系融洽,曹寅左右讨好的说道。
第398章 刘备论天下
“爱卿你我一见如故,又是同宗,不知爱卿可愿留在长安,帮助寡人复兴大汉。”见刘备和自己投缘,献帝试探的问道。
“能为陛下出力,乃是臣的荣幸,只是臣职位低微,留在长安怕是有些不妥。”如今长安的形势,刘备自然心知肚明,虽然不想让献帝失望,却也不愿诓骗献帝,只能推脱的说道。
“哈哈哈,爱卿何出此言,什么官职之类的事情,朕自然不会亏待于你,你我同宗,我虽然不能直接封你为王,不过你也无须为职位低微的事情担心。只要你忠心为朕办事,朕自然不会亏待了你。”见刘备推脱,献帝哈哈大笑,别的东西献帝也许无法给予,但是献帝身为帝王,这官位什么的却是并不缺少,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个皇叔的称呼,就已经足以将刘备的身份提的很高,又哪里需要其他的职位,不过既然刘备提出来了,献帝自然满口答应。
“陛下,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刘备不想在是否留在长安的话题上继续和献帝谈下去,于是转变话题道。对于献帝出现在此地的事情,刘备一只都很奇怪,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也是刘备很感兴趣的。
“爱卿有所不知,自打我登基以来,就一直饱受董卓的欺凌,只到董卓伏诛,这才终于见到光明,只可惜此时国家已经残破如此,大汉已经不复往日荣光,王允虽然忠心,却是不幸被李傕郭汜所害,如今朕身边已经没有了亲近之人,又怕吕布此来对寡人不怀好意,所以才出此下策,想要离开长安,另觅栖身之地。只是天下诸侯少有为朝廷尽心尽力者,不知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献帝和刘备一见,就觉得刘备是个可靠地人,于是也将自己逃离长安的事情如是相告,想要听听刘备的意见。
“不知陛下想要去那里安身?”献帝虽然对刘备表现出了很大的诚意,但是刘备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献帝有病乱投医而已,只要献帝的情况一旦好转,又怎么保留着对自己的这份信任,于是刘备并没有急着向献帝献计,而是进一步向献帝问道。
“听说冀州袁绍兵多将广,乃是忠臣之后,有他为国出力,想来大汉中兴必不会久远。”献帝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大汉的第一世家袁家的大公子袁绍,于是向刘备试探的问道,必定刘备就是从河北来的,想来对袁绍知道的也是很清楚的。
“袁绍虽然有威名在外,不过此人外表宽容,内心却是狭小,即便心怀保国之志,却也没有报国之才,以在下的见识,袁绍并不是能担负起复兴大汉重任的人。”刘备在冀州曾今帮助公孙瓒对付过袁绍,对于袁绍的为人还是很清楚地,虽然袁绍威名显赫,但是在取得冀州的过程中对待韩馥的事情,却也让知道内情得人觉得心寒,只不过乱世之中人人自保,自然也没有什么人会站出来为韩馥这种没用的人鸣不平。
“豫州袁术,兵多将广,可否相投?”献帝又向刘备问起袁术的事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