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老乡?

如果真叫小六说什么,那他只能说,越往南走这个气候就越湿润啊,他一时间竟然还有些受不了了,更何况他们还是在船上住着,出发一个月后,小六他病倒了……

说起来,他本身就体弱,如今忽地气候不适,再加上坐船吧,总有点儿晕,这可真是,一层一层的下来,真是病的起不来了。

要知道就小六这个年纪,夭折的特别多,太医这边是赶紧来人了,胤禛也一直守在一旁,担心的不得了呢。

就是康熙,对小六病了也是特别关注,除了这个儿子很得他喜爱外,就是小六本身也特别有本事啊,就他搞出来的那些个东西,就足够康熙看重他了。

太医这边,说小六这是外感风寒,而且,船上湿气大,最好是能找个地方登陆,好好修养一番,不然,病情出现反复就不好了。

这是太医最害怕的事情,病情一反复,往往会比第一轮更严重,一个不慎,就可能救不回来了。

康熙一听,先叫太医去备药,至于他这边,还差几天才能抵达,但小六可等不住了,干脆叫龙船就地靠岸,不管是哪里,都要送小六去岸上修养去呢。

靠岸是容易,毕竟龙船总是要停下补给的,但如何安排六阿哥啊。

前面看规模也就是个小县城,什么都一般,万一在这样的地方耽搁了六阿哥的病情,那谁敢说他能负责啊。

但是,六阿哥不上岸也不成了。

康熙肯定会留下足够的人手的,胤禛这个亲哥哥,自然也是一同留下来了。

就是叫胤禛跟着康熙继续走,他都不放心啊,索性他就留下来看着小六。

太医这边药熬好送过来,直接就是给六阿哥灌的啊,人如今还迷糊着呢,根本清醒不了。

反正一切就是连忙成行的,在船上看的时候,只觉得这里可能很贫瘠,但靠近了后,才发现这里其实挺繁盛的,尤其是做生意的特别多,也是,凡是能停船靠岸的地方,说起来,这经济就没有太差的。

这安县,就成了小六养病的地方了。

康熙这边留下来足够多的侍卫什么的,他这边还是得前行,阅示河工,是不能耽误的。

有胤禛陪着小六,康熙也能安心一点儿,到底是亲弟弟,胤禛又稳重,若小六有大危险,胤禛绝不会干看着的。

说来也是怪了,在船上的时候,小六整个人都迷糊了,可一着陆,就觉得好了许多了,人也不那么晕了。

这边安县的县官,那可担心惊了贵客了,反正是把安县大商人的一处庄子给拿了出来,安置这些贵客呢。

有太医跟着,小六在陆地上又觉得好多了,没出七天,小六已经能够在院子里小走一会儿了。

不过太医也说了,这还是六阿哥调理的好,不然,怕是要更久才能好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