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又见面具

萧白安不动如山的行径,不只让大堰京中君臣心里七上八下,还有春文国的人,春文太子一党尤甚。

在此之后,春文陆陆续续收到大堰朝中送来的十几封信件。

信中内容激愤难平又情真意切,字字句句都表露出吴举是大堰的忠良将军,春文国最好善待他,不然大堰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和春文拼个你死我活。

再不然就是十万金不是小数目,先让吴举写封报平安的信,春文再立下拿到金就放人的承诺书,不然大堰不信他们。

可吴举的平安信写好了承诺书也立了,依旧迟迟不见大堰有拿金的行动。

春文国不禁泛起嘀咕,莫非大堰的人知道吴举是假被擒?还是大堰皇帝不舍得花金赎人?

……又或者,大堰真动了起兵两国一战的心思?

才起这个念头,薛礼应就坐不住了。

吴举此事是他和太子执意做的,五皇子从始至终持反对意见,皇上的态度倒是模糊不清,没反对也没同意。

薛礼应明白,皇上是贪这十万金,所以默认他们这么做。

可皇上默认的也仅仅是成功。

如果偷鸡不成蚀把米,给春文招来战锋之火——皇上定然不会饶了他们,这邀功的机会就会变成夺命枷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国也一样。

春文国并不如外表那般强大繁华,平日里唬唬人还行,可真和大堰斗起来兴许会两败俱伤。

不论是春文皇帝,还是大臣百姓,谁都不愿意起战事。

薛礼应全部的期望都压在了吴举身上。

几等不见大堰有动作,他终是按耐不住,主动携兵到大堰的城门前,算探探大堰的态度。

可没想到他前脚才到大堰的地界上,后脚就被萧白安给擒了。

萧白安话术诈了他,让他误以为大堰已经知道吴举是假装被擒。

薛礼应本就猜测大堰已知内情,所以听萧白安这么说时根本没想过是作伪。为了保命,薛礼应把实情一咕噜倒了出来。

甚至还引出了朝中几个暗中和春文往来的大臣。

萧白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在了信里,同薛礼应身上的将军符一块送回了京。

德忠站在高台上,板着脸念完了这厚厚一封信。

信中提到的几个大臣骇白了脸,惊慌失措地跪在大殿中喊冤:“皇上,皇上冤枉啊!臣万万没有做过有损大堰的事情!”

“皇上明鉴!臣等冤枉啊……”

先前为吴举说好话的大臣们也傻眼了。

消息是白羽大将军报上来的,萧白安为人如何能力如何,他们自是清楚。

吴举叛国一事已是九成九的可能性。

李景明扫了一眼他们,冷声:“萧白安萧爱卿正在押薛礼应返京的路上,不足一月就能到京。到时候事实真相如何,朕自会调查定夺,来人,先将李玉、董良才几人带下去!”

“是!”

“皇上冤枉啊……”

“皇上!”

几个哭天抢地的大臣被拖了下去,大殿恢复寂静。

留下的朝臣们面面相觑,心里些许不安。刚刚他们为吴举说了那么多好话,皇上不会认为他们和吴举是一伙的吧?

正忐忑,就听李景明道:“诸位若没有其他事要禀,就退朝吧。”

等大臣们心惊胆战地离了宫,云长清回长丹宫换了一身简便素净的衣服,又让冯成仁到御医院请了个御医。

萧远山病好几日了,这几天都没上朝,对萧白安寄信回来的事情还不知情。

云长清备了些点心,一切准备妥当后,乘着凤轿到了萧家。

长公主亲临,萧家上下立在正门齐迎。

萧老夫人和萧远山为首,站在人群最前面,云长清一下轿就看到了两人。

萧远山脸色不是很好,嘴唇微微泛白,身上衣服穿的也比旁人要多两件,明显风寒未愈。

云长清忙上前搀住老夫人:“这些虚礼都免了,老夫人身体才好些,要多多珍重才是。还有萧大将军,染了风寒就不要见风了。”

这一年来,云长清时不时就往萧家送点东西,有给老夫人的,也有给萧家孩童的,再加上萧远山对云长清有所改观,所以她与萧家的关系倒是亲近不少。

萧老夫人露出笑容:“多谢长公主挂怀。”

客套了几句后,一行人进了萧府。萧远山想撑着身子作陪,但拗不过云长清的命令,先同御医回了卧房诊病。

萧子石一直不喜欢云长清,原本想行完礼就躲一边去。

可云长清又是携御医来给父亲看病,又是给小辈带点心,到底是一片好心。

犹豫了一会儿,萧子石别别扭扭地上前朝云长清作揖躬身:“子石代萧家,谢长公主。”

云长清拂了下手:“免了。”

在客堂里等了约莫两刻钟,御医才同萧远山一前一后的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