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一来几个月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苏映雪,越想就越深恨朱常洛这个家伙人小色大,居然敢将自已心头上的人抢去不还。二来听王有德说鹤翔山上出现金矿,顿时贪心大炽,恨不得现在就带人上山,分上一杯羹。

于是兴冲冲带着王有德来找周恒,万万没想到,一向对自已百依百顺的周巡抚三句话不到,先是向自已大发雷霆,后来更是疾言厉色的训斥一顿拂袖而去,正自觉颜面扫地的时候,一见王有德凑上前来,一肚子火顿时有了发泄的地方,抬起就是一脚,踢得王有德成了一个滚地葫芦,“狗奴才,你若是敢骗老爷,小心老爷抠出你的牛黄狗宝来!”

王有德后悔的脸色发白,不过他也知道此刻已不能回头,低声赔笑:“大人放心,给小的一万个胆子也不敢骗您的。”

“哼,谅你也不敢!滚下去老实呆着,等用着你的时候,好好出把子力,老爷亏待不了你!”王有德如蒙大赦,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唯唯诺诺的滚下去了。

“你不仁不要怪我不义,看来这个巡抚的位子坐得久了,是时候该换人了!”李延华站起身来,手狠狠的拍在案上,“来人!召集两班衙役,跟老爷走一趟罢。”

大帐内,朱常洛静静凝视着面前儒雅的中年文士,二人相对而坐,煮茶长谈。

“自与先生自考场一别经年,当日就有会晤之言,没想到这一诺居然到今天才得实现,先生不远千里而来看望,常洛感激不尽。”

顾宪成未说话先叹了一口气,目光中毫不掩饰对朱常洛的欣赏之意。

自从离京回家已有几个月,眼见东林书院已经正式挂牌成立,顾宪成便将书院中一切大小事情交待给兄弟顾允成和好友高攀龙打理,挂念京中的事情,择日动身往京城而来。

一路上途经酒肆饭馆,大街小巷议论的都是睿王甘愿意放弃赡田,带着流民去了鹤翔山,听了满满一耳朵的顾宪成脸色越来越阴沉,思忖再三,终于临时起意,就有了今天的上门拜访。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顾宪成也不含糊,一拱手,“小王爷,下官是特意专程拜访而来,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有话但讲无妨,能得先生教诲,是常洛的荣兴。”

朱常洛说的不是客气话,做为东林党的鼻祖,顾宪成一手创立的东林书院可是在大明中晚期几十年中,焕发出了无尽的神奇力量,可以说无数人的命运,包括大明朝的结局走向,都被这个眼前看着和朝廷没半钱的关系的地方和其中的人操纵掌握。

面对这个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千古名联的人,即便是朱堂洛也是心怀敬畏,不敢有半点轻忽以待。

“睿王殿下这些年一来,做下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自就藩以来,济南大街小巷口口相传尽是殿下的盛行,王爷可谓得尽天下人之心矣,王爷胸怀大志,宪成虽然不才,但也能看出一二。只是在宪成看来,睿者通达圆慧,睿王爷只怕是白担了王号中这个睿字了。”

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朱常洛一瞬间微有讶意,随即如常。顾宪成看到的却是他眉宇间掠过一道近乎执拗的坚持和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