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

为了这,每年也有不少学子去争鸣书院,虽然只有到第三环节的人才有,但去试一试,长长见识也好。

去过书院,几人的心态发生改变,不再觉得去书院读书可有可无了,一个个的夜不能寐。

第二日,争鸣书院百家堂。

没错,争鸣书院取的就是百家争鸣之意,当初他们书院刚建立时,正值战乱,旁人顾不上他们。而且还有几个吃里扒外,啊不,是高风亮节的儒家大儒,外人自然认为它也是以儒家为主的书院。

哪知,儒家只占了一部分,还有死对头墨家,被打压下去的法家、名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医家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没有的。

当时庆朝刚立,百废待兴,看着这一批不可或缺的人才,庆朝皇帝出手保下了他们。但也有约定,就是争鸣书院不能以百家之名招生,对外还是要儒家为主。

一时间书院有了诸多谣言,反正都是说争鸣书院的不是,这些人都忍下了,没办法,要是百家再这样下去,真的要收不到正经学生了。

所以几家联系了一下,又有几个成为大商的轻重家支持,占了环省一大块郊外之地。

墨家规划书院建造屋舍,儒家出名声收学生,这才得以建起这座书院。

也是因为这些情谊,大家相处的还不错,用初代山主的话来说,大家取长补短合为一家,多好!

其余百家:……

百年间,争鸣书院的名声好坏掺半,为正统儒学打压,而上位者虽说是需要百家之技,却不想要他们的思想,毕竟这些思想不如儒家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