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也有几个文笔老练的,对百姓、地方之事,知之甚深,虽然有点眼生,但谢奉盈很是满意。
等到殿试结束后,等待结果的几人看了一眼,考中会试后,众人高兴了一番就闭关苦读了,还真没注意一起考的究竟是何人。
然后……唷,那不是邵家的那个不孝子嘛!?
这个人有点眼熟,当初他们是不是一起在红袖阁买醉来着?
那个谁、那个当初被科举舞弊案拖累的解元也在……
几人相互拱手作揖,互相聊天,突然觉得自己那些事都不算什么了。
旁边听了一耳朵的内侍,这些进士都是些什么人啊,本以为陛下已经不讲究了,没想到还有更不讲究的。
内殿,阁老们进行了激烈的争吵,这些卷子,哪一份都没毛病,都是上佳之作,但是就是这个内容不太行。
守制和革新那就是两个敏感词,能一下子就把朝臣分为守制派和革新派,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要革什么新,但先支持(反对)就对了。
还有一些两边站的卷子,这些卷子被谢奉盈拿着看,他觉得一些地方革新是要有的,但不能太急,要缓缓图之。
你看这不就有一张说的很好嘛,一看就是他邵卿的手笔,还有几个也不错,这样一看,承国人才不少啊。
能不少嘛,从谢奉盈往上数五十年,发生的科举舞弊案就有六起,被牵连的人无数。
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原因参加不了科举的,不孝啊、出身不好啊、品行不好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