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白栎更纳闷了:“点心还好说,可是茶品要怎么外送呢?”

“谁说茶品就不能外送了?你们看,这就是我从建州带回来的竹盏,专门为了将来外送茶品而准备的。”

只见那竹盏与常用的茶盏形制完全不同,高高瘦瘦,但份量大约能有一整壶之多。

“用这个装茶,既安全,又方便携带,还带有竹叶的芬芳。最最重要的是,这个竹盏的成本十分低廉,即便客人不肯退回,我们损失也不大。但若是客人退回,我们只需简单的清洗过滤,便可重复使用,比以前用的红漆木盒要好清理多了。我在建州大概定制了一千来件,不但刻上了我们如意楼的名牌,还根据每种茶品的不同雕制了牡丹金灯栀子白菊茉莉等花卉的纹样,美观大方。”

姑娘们哪里见过这样精巧的玩意,听完宁先生一番介绍后,更是惊奇,纷纷围上来取而察之。

“天啊,这竹盏真的好轻巧啊,拿在手中一点也不沉。小白,这样真好,你以后送茶品时,再也不会勒手了。”

“先生,你也太厉害了。难怪我说你去建州去两个月那么久,都做了什么呢,原来尽是去收罗这些新奇玩意去了。”

“先生啊先生,你想的这些点子真的太特别了!别说临安了,只怕放眼整个大宋,都没有人能想出这样做生意的点子吧。”

“肯定没有啊,临安就已经是大宋最顶级繁华的风流地了,别的地方哪里还比得上。只是啊,我想到以后外乡人进临安后,又更是要多一项称道的了,他们定是从来没有想过,连茶品都可以外送的。”

“可是,茶汤讲究温热,若是小白一旦送得晚了,茶汤凉了,客人嫌弃起来怎么办?”

宁先生便示范道:“这也很简单,只要给竹盏穿件衣服就好了。”

所谓的穿衣服,就是给竹盏外头裹一圈麻布。

……

不过,倒是更添得几分渔家野趣。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姜墨兰忍不住指了指坐在姑娘们身后打瞌睡的昭明:“先生,我们的这些改造,与这位禅师,又有什么关系呢?”

“自然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改造后,再不能是过去那富贵风流的模样了,而是清泉般幽深恬澹的形象。所以,必须有一位为我们的新形象提供榜样的人物,除了昭明禅师,我简直想不出更好的人选。加之昨日,我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输给了昭明禅师,昭明禅师的名声更是从此鹊起如飞。只要昭明禅师在我们楼里做茶礼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嘻嘻,你们就等着看吧,从今往后咱们如意楼的生意,定是天翻地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