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骑着青甲战骑,荀攸思索着,对李铮道:“眼下虽然态势明了,但李校尉也不可大意。在具体原因未被得知之前,还要防备叛军的声东击西。”

李铮微微颔首。

按捺了几个月的韩遂,突然间用兵,这其中的原因如果不弄清楚,就不好做出准备的判断。

如果判断错误,也许会对李铮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害。

当即,李铮便书帛一封,以蓝翔鸟传讯给周林,让其加紧探查,摸清其中的缘故。同时,早前做好的战略战术,也要做出一定的更改。

既然还不确定叛军的目标,那么主动出击的战术,就必须要停止。李铮不会没事儿去挑拨叛军的神经,勾起他们攻打北地郡的想法。

但同时,也不能不做好防备。

于是便传令前锋各部骑兵迅速回返,聚兵于富平。

富平也早就处于无官府状态,这里现在做主的,是城里还未迁移走的豪强大户。李铮理所当然的将这里当做了临时军营,其中的豪强大户自然不敢阻拦,还有不少人表示支持一部分粮草资财。

兵马聚集于富平,李铮便让努罗统帅一千精锐步卒在此驻扎,随时注意北地郡边界叛军的动向,自己则领着一干骑兵和余下的五百精锐步兵,准备撤离富平。

第四十九章 剑指匈奴别落

李铮的动作,让荀攸深感意外,不满的同时也表示不理解。

按照朝廷的计划,李铮作为叛军身后的一颗钉子,主要的作用,就是最大程度牵扯叛军的精力。

然而李铮对于叛军的冷淡处理,让荀攸眉头直皱。如果李铮一直表现出与叛军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如何做到牵扯叛军的精力?!

这一点与朝廷大计完全不相符合。

再则,李铮竟然只留下一千步卒防备叛军,这一点让荀攸很不解。倘若叛军真是声东击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