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是的,自次国主将此宅赏给我,侃就在这里住下了,再过几日,就整整三年了。”郭侃答道。

“都三年了,你已满二十岁,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好时光。你是应该回中原了!”赵诚说道。他的表情有些留恋之色,像是十分依依不舍。

“是地,侃准备下个月向国主辞行。”郭侃恭敬地说道。

“哎!”赵诚轻叹了一声,“一个人若是在一个地方住得久了,一旦到了真正离开的时候,总会有些不舍。因为天涯千里相隔,大多很难回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

“侃不敢相忘,只是家父已来信相催。”郭侃道,他还不知道他的叔叔刚在潼关病卒。他又不太确定,因为赵诚的神色与不舍的情绪,既像是对他郭侃不舍,又像是赵诚自己的感叹。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曾说过今年春天要你陪我去打猎,好让你早早回中原。明日就是个好日子。今天你去贺兰之巅最后一次奠拜一下你地祖父,然后立刻回来,哪也不去,好好准备一下。”赵诚顿了顿道,“说不定,你以后恐怕就很难有机会重回这座宅院了。”

“国主,侃不明白打猎为何还须准备?”郭侃感到十分疑惑。只有书上讲地皇帝行猎才会大张旗鼓地准备一番,他不认为赵诚会为打猎认真准备什么,向来是一马一弓足矣,他从不认为赵诚是一个喜欢讲排场的人。

“因为这一次我们可能会出门很久,所以你要多准备一下,尤其是你地枪、刀,还有你的弓,别忘了穿上你来时的那一身铠甲。”赵诚又瞧了瞧郭侃腰中的刀。

那是赵诚第一次见面时送给他的西域弯刀,他解下自己腰畔的长刀,扔了过去,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将你那破弯刀扔掉,现在已经算不上好刀了,它配不上你,用我这一把长刀。”

赵诚走了,如同他悄悄地来那样突然,仿佛从没出现过。唯有无法看得见的暗香在庭院中浮动着。

郭侃捧着赵诚扔给自己的长刀,呆立在庭院中,他被赵诚冷若冰霜的眼神给吓住了,因为这不是他印象中的贺兰国王,一个让他感到很陌生的贺兰国王。

第六章 忠义(一)

中兴府外三十里,长亭古道。羌笛犹闻,初春尚不见柳条泛青。

总管府王敬诚与贺兰书院山长刘翼两人为赵诚送行,除此之外只有卫慕和他的手下武士。在赵诚的身后是三百全副武装的护卫,为首的却是秦九与西壁辉两人,不见徐不放与凌去非。

“国主远行,属下敬您三杯,愿吾王早日凯旋归来。”王敬诚面色如水,单膝跪倒在下,将手中托盘举得高高的。

“好!”赵诚端起酒杯,连饮三杯,“中兴府新出的烈酒,果然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