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郭宝玉道,“倒是有蒙古人习得畏兀儿文。”
“就是嘛!不识汉字,不读四书,何以至‘以儒治国’?”赵诚借题发挥道。耶律楚材面容一僵,道:
“虽然诸事艰难,然楚材当努力劝诫,规劝我汗当兴汉法,尊儒术,以德治万民!”
“耶律大人所言,赵诚实在是钦佩,然而蒙古人不识字,对儒术也是不屑一顾,就是在中原之地,民间百姓也只知土里刨食,哪管什么经史子集,平常里茶坊酒肆里,也只有听说书的、唱曲的,不识字,何谈书?皇帝读书才行!”
“就如你所说之《西游记》?”耶律楚材反问道,“那不过是娱悦孩童之言,与微言大义何干?”
“大人错了,我这《西游记》之中所记的那些妖魔鬼怪,大多皆是天上神仙所豢养之犬兽也,天上事如此,这人间事不也是如此吗?”赵诚道,“人间的贪官污吏流氓恶霸,不过是昏君之走狗罢了,若是明君,这贪官总是会少一些吧?若是坊间百姓在酒肆里听了我这书,可是通俗易懂,我想这世上不平事多如牛毛,尤其是当今乱世,他们总不会盼着天上掉下来个孔圣人,然后周游列国,劝导皇帝们做善事行仁政吧?即是有,又如何?若是人间多了个齐天大圣,那岂不痛快淋漓呜呼哀哉?”
“这倒也是!”耶律楚材和郭宝玉两人听了赵诚此番言论,心中俱都一震。
“刚才耶律大人说要赵诚进来说书,今天我倒是给两位说上一段书,包你们满意!”赵诚道,有意卖弄。
“若是说的好,我倒是有些闲钱与你!”郭宝玉开玩笑道,此人自称金国皇帝昏庸无道,自以为反金投蒙乃天义。赵诚此番言论,他倒是找着理由了。
“我先谢谢郭大人的慷慨了,老实说,我很穷!”赵诚丝毫不觉难堪,顺杆子往上爬。
第二十六章 红雪(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赵诚以一曲《临江仙》就将耶律楚材和郭宝玉两人给震住了,正当他们两人准备询问这是何人所作时,只听赵诚兴味盎然地说道: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赵诚这是忽生了灵感,心想若是震住此二人,章回小说,有关于谋略、争战、治军与用人等等大道,莫过于那《三国演义》了,他一连讲了整个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