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尼号早早地就被汉娜判定为“必死无疑”,所以德国海军也没有在他身上浪费鱼雷,只是看着他一点一点地倾斜,沉没。沉没之前,一艘受了伤速度减慢无法参予追击作战的德国驱逐舰靠近罗德尼号,放下救生阀,救走了五百多名困在倾斜的甲板上绝望等死的英国水兵,不过该舰的舰长拒绝受救,与舰同沉。
巴勒姆号的情况则稍有不同,其舰长死扛到底,面对德国驱逐舰发来的“命令你的船员弃舰吧,我们将全力救助你们的水兵”的好意,反而用舰上的火炮作为回应。然后他就遭遇了数条驱逐舰的围攻,吃下数发鱼雷后很快沉没了。不过德国人受林汉的指示,还是“不计前嫌”打亮大灯,尽可能地抢救落水的英国水兵,事后总共从海上捞救起六十多名冻得发抖的家伙。
此外德舰还零零碎碎地从海上捞救其起他沉船上的水兵,这些获救者大都是有幸登上救生阀的幸运儿。一月份的冰海里,普通人只要泡上几分钟就会很快丧失体温而冻毙。
至于被俘的那艘英国驱逐舰,当时他被德国巡洋舰上的舰炮打坏了动力室,丧失动力后成为海上的漂浮物。舰长下令打开通海阀后弃舰,水兵全体上了救生阀,后来这些水兵都被德舰俘虏。但是执行打开通海阀命令的水兵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只打开了部分通海阀,到天亮时该舰虽然进水不少,但依旧浮在海面上,后被附近的德国军舰拖带到卑尔港成功,最终被俘获。
林汉和汉娜所以要求德国海军如此“用心”地救人,倒不是他们多善良,只是想多增加一些和英国人谈判的筹玛。战争很容易开始,但最难结束。海战大胜后用心地抢救敌方落水的水兵,对自己的名声也很有好处。
昨夜的海战中,德国海军除了纽伦堡号轻巡洋舰舰艏中雷遭遇重创外,还损失了五条高速鱼雷艇,十条鱼雷艇被重创。此外舰只还受到各种轻重不一的炮击伤害,以及充当雷达诱饵的两艘万吨商船被英国驱逐击沉,总共阵亡水兵百余人,二百多人受伤。相对于英国舰队折损过半,战死水兵上万人的惨烈损失,这点损失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一月二十四日凌晨的卑尔根海战结束后,挪威原本扑朔迷离的战略局势一夜被扭转。英国海军相对德国海军,虽然还保持着纸面上的“优势”,但实际上这份优势在德国人恐怖的夜间炮战能力面前,完全就成了“白象”,仅仅是纸面上的优势而已。
惨遭重创的英国皇家海军,现在别说堵住德国海军,阻止其进入大西洋破交作战了。就连保住北海、挪威海的制海权,保证挪威北部和英国本土间的海运交通要道的安全都大成问题。
在解决舰队夜间炮战的难题之前,在挪威海上,接近三分二以上时间的制海权都肯定是在德国人手中——靠近北极的挪威,一月到四月间,昼短而夜长,德国海军哪怕只有两艘主力战列舰,但是仗着其逆天的夜间炮击技术,对目前的英国海军来说都是无解的。
一月二十四日海战结束后,挪威战局迅速地明朗化,现在的英国人要考虑的,已不是要和德国争夺挪威,关紧这个进入大西洋通道大门的战略设想了,而是抢在德国人切断海运前,赶快把先前派在纳尔维克港的部队撤出这个性命悠关的话题了。
第261章 面目全非的日本海军发展计划
一月二十四日的海战结束后,德国海军辉煌的胜利,把舰上的日本观摩团的成员都吓了一大跳。战斗结束后,一夜未睡的他们返回住处后,立刻就关起门来讨论昨夜的心得。
在大部分日本人的心中,皆以为“技术大国”德国开发出极先进的“电探技术”(雷达的日式说法),但只有为数不多的知情者,比如山口多闻和松田千秋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华梅的存在目前仅止于日本极少数高层知晓,山口多闻和松田千秋是因为得到李华梅的“赏识”,所以资历不足的他们才得以提前知道这个“最高机密”。
在崇仁天皇的支持下,山口多闻已是内定的武藏号航母的舰长。而松田千秋则是未来的大和号战列舰的舰长。在日本海军中,松田千秋有怪才之称,他既是一名独具慧眼的大舰巨炮主义者,又是一名具有战略头脑的实干家。在中二横行的日本中,此人更是难得的“务实者。”
历史上,在中途岛之战以前,正是当时还是大佐的松田千秋根据实战经验,奔走各方力陈雷达的重要性,使雷达的研究得以继续,后来更被任命为超级战列舰大和号战列舰的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