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下午2点钟,布瓦西厄少尉像没能赶上战斗的记者描述当时的情形:“我们4点半起床,现已上战场10来个小时了,胃里除出发时喝的一点咖啡,什么也没有。再说,天闷热得很,每人身上还背着6天的干粮。”埃里松插口说了他的看法:“也许从未有过一支人数处于如此劣势且已疲乏不堪的部队,能表现得如此安静,并充分表现出我们士兵的两大素质:听从指挥,勇敢无比。”而对于清国盟军的评价则是一边倒的指责和谩骂,再无其他。
柯利诺指出,联军最后大获全胜,这是继夺取大沽要塞之后取得又一次胜利,当然,就战事而言,当天还不是决定性的。僧格林沁似乎并没有打算就这么进行决战,格兰特开始明白僧格林沁的战略,他握有的兵马是京城最后的屏障,他并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将全军交代在这里!
法军则是一片悲痛,他们为北非轻骑兵中尉达马斯伯爵的阵亡而悲痛。这是一位英俊而有骑士风度的军官,名门望族之后,复辟时期外交大臣之子。当北非骑兵冲锋时,他不幸被一个敌军开枪打穿腹部,蒙托邦将军对失去这个年轻有为的军官甚感痛心。他早在非洲结识了达马斯,也与其父相熟,“这位曾为国增光的老人”行前亲自将儿子托付给他。达马斯是当天联军阵亡的最高阶军官……
第六百零五章 决战之前
僧格林沁的主动后撤让联军的决战部署失效,但联军主帅很乐观,他们认为僧格林沁不可能一直避战下去,他的身后就是大清帝国的心脏,总有一天他会退无可退而被迫决战的。
随着僧格林沁的再一次后撤,联军很轻松的占领了张家湾小城,抢先进入城内的清国盟军开始了洗劫,接着英法士兵自发的加入了这场洗劫,而联军统帅并没有阻拦。
小城里的当铺中有大量金砖银锭、珠宝首饰,全被一抢而空。或许是被压抑得太久,这一次抢劫最凶狠的却是英国人,杜潘上校不能不说:“按他们凡有用之物统统攫取的习惯,他们(英国人)把该城全都抢了个精光。”吴士礼中校则描述,英军洗劫张家湾之后,也有中国人前去拿走家具和衣物等,郇和领事和一部分富有正义感的人为此次事件感到愤慨,尽管不是英国人带头开始抢劫的。
卖高粱酒的小店、或当铺也遭苦力们抢劫,倒也罢了,因为这几乎可以说是战争的法则。而那些古雅的老宅院,雕梁画栋,存有许多艺术珍宝,凡抬不走的均遭无情破坏:是可忍,孰不可忍!
吴士礼和荣禄经过一处宅院的时候,正好看到几名印度兵将门口的镇宅石狮子当做了泄愤的对象,他们浪费力气将石狮子砸毁,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吴士礼本想上前阻喝几句,却被荣禄拉住,他有些吃惊的看着这位会说英语的清国贵族,他面带笑容的说道:“让他们砸吧,还有很多呢。”吴士礼无言以对,不知道这是他的无奈之语还是炫耀之语。
这场集体抢劫中,印度军队及兵营中的妓女、香港苦力,比英兵更厉害。当然,被抢劫受害者家中的妇女和姑娘受到英国军官尊重。不过,她们之中不少宁愿服鸦片自尽,一个年轻女子就从大桥高处投河身亡,只有一些人得到军医救助活了下来。吴士礼不理解她们的行为,荣禄解释说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
乐善好施的姆吉神甫征得主人同意,将一家大宅院用来接待那些受威胁的家庭。郇和充当翻译,要动员一位城内的胖妇人及女儿携15个女佣一起住进去。但纯属枉费心机,老妇人阴阳怪气的说,洋鬼子的话不能信,他们心术不正,何况她也不想再活了。英兵强行将她和女儿推进马车,而佣人“如羊群”似的跟在后面。可是,没等车到达目的地,老妇人便把女儿勒死,然后她吞食了大量的鸦片……
这位英国教士的慈善之意,并未得到报偿,他好心做了坏事,至今他仍然懊悔不已,那天夜里,所有寄宿的妇女全都跑掉了,不愿接受“洋夷的照顾”……
吴士礼最后总结了一句话,但这句话惹得荣禄不快,“原来这里的女人比男人更加有勇气,虽然这样做看起来弱智了一点,但她们只得人们的尊敬!”
抢劫进行的同时,联军派出了大量的侦察队用于侦察行动。这十分必要,联军统帅部非常希望尽快找到僧格林沁的主力位置,迅速与其进行决战,一旦战胜僧格林沁部之后,通往京城的道路将一马平川不再设防。
因为有了清国盟军的人员作为向导,这次联军的侦查行动很有成效。或许是上一次白河水道侦查事件的笑话,这一次联军侦查行动非常重视清国盟友能给予的配合,每个侦察队都有清国盟军士兵配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