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彼此互看了一下,其中一人道:“其人一开始有些紧张,将军安抚之后言辞条理有序,能够自圆其说,卑职以为可信。赵国这次让廉颇将兵,明面上有两万的兵马,暗地里又派出了三万,想必是要给我们造成错觉!算上邯郸又出发了三万大军,如此一来,赵国在河西将很快拥有十五万大军,已经是我们燕国大军加上齐国大军的总数!荣将军那里怕是有危险了!”
第二个人也很快站出来,道:“卑职也是一样的想法,将军尽快将这个军情汇报给蓟城,一定要赶在荣亚卿的信使抵达蓟城前,如此,便是大功一件!”
曲侯笑了笑,不以为意道:“这些许的功劳倒是不打紧!凭着我们家族的势力,想要在军中出头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本将在意的是赵国真舍得下这么大的本?如果荣将军抵挡不了赵军,岂不是我们这一方的机会吗?”
“将军圣明!”几名心腹齐声说道。
第二十一章 伐燕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谁也不知道,防备森严的西山军镇是如何走水的,但当火光冲天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一切都已经来不及挽救。天干物燥,西北方刮的正是时候,风助火势,火凭风威,火舌顷刻间就将一排排的房子吞噬掉。
曲侯第一个反应就是那支不到二十人的商队有问题,往日里从没有走水的西山镇,商队一来就走了水,这种巧合也未免太大了。事情也正如曲侯所预料的,当曲侯的亲卫赶到商队驻扎的院子,根本没找到商队一个人的踪迹,只发现了已经变得僵硬的燕军尸体。而这些燕军,正是曲侯所派遣的看守商队的一行人。
一共二十名燕军,致命的伤口均是在心窝、颈动脉这样的要害,除了这些地方,死去的燕军身上没有其他伤口。
“看来对方是几个精于伪装、潜行的高手,否则,断不能让这些人连求救的信号都发不出。”曲侯的亲卫首领暗暗沉思道。
但很快,曲侯亲卫首领的思绪被漫天扬起的杀喊声所打算。赵国的细作既然纵火扰乱了军镇,自然就有后招,而这后招,往往才是最致命的。赵军动用了两千步卒、五百骑兵,从细作悄悄打开的一道门中涌进了西山镇。漫天的火光中,谁也不知道涌进了多少敌人,燕军上下只知道,对方绝对不是过来友好串门的。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友好的客人会带着刀枪剑戟,狰狞地过来和自己打招呼。
这支燕军平日里反复训练的遇袭应对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分散在各处的燕军下意识地想要结阵反抗,但随即,赵军告诉燕军什么叫做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后,燕军意识到,对面的敌人不仅在数量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气势上也无法压倒。自然也就有了退缩之意。
呜呜的号角突然吹起,响彻了这方夜空,就连双方的杀喊声也掩盖了过去。这是燕军撤退的信号,发自于曲侯仅存的一名亲卫。
曲侯身负“重任”,自然不会轻易战死,在意识到今夜事不可违,失败已是必然后,曲侯明智地选择了悄悄突围。留下几名亲卫暂时代替自己指挥,让军镇里的戍卒为自己争取足够的时间后,曲侯也没忘了制造更大的混乱。按照曲侯的估计,现在军镇里残余的燕军应该还有百十人。他们的突围可以分散赵军的大多数注意力,相对应的,自己突围的成功性就更高一些。
不能不说,曲侯为了自己的安危可谓穷尽心血,不仅在一开始就果断突围,留下群龙无首的数百燕军作为自己的“肉盾”,而后还要榨干他们的“剩余价值”,制造自己想要的混乱,分散赵军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曲侯似乎很喜欢冒险。所有的人都清楚,赵军的主力在西面,东面是最安全的方向,但曲侯偏偏带领十来人的亲卫对径直插向西方,颇有自投罗网的嫌疑。
在行进了十里左右后,曲侯命令所有的人下马,蛰伏起来。身后的军镇在喧哗了一个时辰后,终于安静了下来。曲侯一行人知道,军镇里面的燕军怕是全军覆灭了。但自己这一行人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谁也不知道,自己一方可以不可以幸运地逃脱。
在向西突围的伊始,曲侯就分了七八个人往东突围,其中一人穿着自己的盔甲、盔帽,假扮成自己。如果他们遇到危险,是决计不会投降的,只会力战而死。所以,赵军一方应该会认为剿灭了所有的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