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心中却对此很是不屑。

“谢皇上开恩!”

“想说什么,便直言,何须这般问来问去?”皇帝表明自己的想法,以断了武氏求证的念头。

“是。”武氏应下,得了令后,于是直言道:“皇上,娘子军确乃臣妇与臣妇之媳肖黎一同创建并壮大。娘子军在郑国之战中的功绩,辉家军皆有目共睹,若皇上对此有疑问,何故询问一个未曾在战场上出过力,甚至从未深入了解过的人?不妨随意招来一个辉家军,便可知晓答案。”

武氏语气强势,皇帝听得那叫一个生气。极想发作,但是环视堂下百官,各个认真听讲,皆甚是好奇。

因而,自己也不能扰了众人兴致,虽这没什么,但难免会让百官认为其对娘子军有何意见或其他什么不好的东西。

鉴于此,皇帝为了掩盖自己的私信,不能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至少在文武百官面前不行。

“娘子军之功属实,绝非如旁人所言那般不切实际。”

皇帝捋了捋龙须,沉默不言。

武氏再接再厉,“若是皇上不信,臣妇也可以将娘子军如何为郑国之战赴汤蹈火以故事的形式说给皇上听。”

闻言,皇帝眼睛眯地更细,在站在远处的官员看来,不得不怀疑皇帝是不是睡着了。

武氏把握主动权,不给皇帝开口的机会,继续她的言论:“既然皇上您不说话,臣妇便当您默认了。”

继而,武氏向皇帝欠礼,开始她的故事大会。

当武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即便是个傻子,此刻也应该听懂了。况且其言语中的种种细节明朗,远比辉育忠胡诌的可信许多。

这下,即便给皇帝说话的机会,皇帝也无话可说。

谢昀秀趁势煽动百官去发言关于娘子军在郑国一役中观点,为了防止有人与皇帝、辉育忠看法一致,谢昀秀引导众人,让文武百官去理解并接受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