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页

林凤仙同意了夏老爷子这项提议,夏老爷子便跟季大白去商量这事去了,想必再过一段时间,作坊就能再增添几匹马了。

而林凤仙已经骑着马回娘家了,这骑马就是比走路要轻松,遇到崎岖的路她就下马走路,遇到平坦的地她就骑着马跑一段路。

这样走走停停的,很快就到了林家坳了,当林凤仙的马匹出现在林家坳的那一刻,倒是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眼光,大家都想着这是谁呢,有不少村民都将目光放到她的身上,不少的孩子更是跟在林凤仙的身后。

林凤仙见到孩子跟的近,都跑到了马头前面了,怕马儿伤着他们,便往后撒了一把糖,引得这些孩子们撒开腿去捡,而她自己则是骑着马往娘家去了。

林凤仙的包袱里面装了不少的糖果,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糖,馋糖馋的只要一想到糖块,就会流口水的那一种,可是家里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给她买糖呢?

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到了她生辰的时候,她才有可能吃到一块糖,而且这还要运气好,刚好在她生辰前不久,村里来了货郎,她娘亲就会拿出一两个鸡蛋跟货郎换一两块糖。

这一两块糖,她是舍不得吃的,就天天看着,想吃了,就看一看,实在是忍不住了,甚至会拿出来舔一舔,然后又用牛皮纸包好,等到她生日那一天,再将这糖拿出来的吃的时候,这糖已经不成样子了。

现在她对糖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她甚至不太爱吃糖果了,不过山村的小孩子还是喜欢,她想着他们或许会像她一样,一年到头都吃不到两块糖,想糖,馋糖,所以难得来林家坳一糖,她带来好多糖,她希望她撒出去的这些糖果,能够给这些孩子带来些许快乐,些许幸福。

那些糖被捡完了,那群孩子又跟了上来,林凤仙又往后面撒糖,孩子们又去捡糖,这仿佛成了她跟这些孩子之间的游戏,她乐此不疲。

她回大河村的时候可不这样,大河村的孩子们也早已经习惯了马车,习惯了马儿。

大河村原先就比林家坳要富裕,造纸坊开起来之后,大河村的人就更加的富裕,光是一个熟练工的工钱一个月的工钱就足以养活一家五口不挨饿了,村民们省吃俭用惯了,就算是有钱的,平日里也不是全买精粮了,而是买些粗粮搭配着吃,这样,一个月还能攒下一些钱。

而且,他们男人去作坊做事了,女人们在家照样能下地耕田,田里的庄稼收成每年都有,偶尔作坊要发衣裳了,她们还能接到做衣裳的活,如今只要勤奋,村中人人都能吃饱。

能吃饱饭,能攒下钱,小孩儿们想要吃块糖了,跟大人们说说,大人们倒是也舍得花钱让他们去杂货铺买一块糖。

如今村子里已经开了两家杂货铺了,生意还算是不错,毕竟如今作坊扩大了,好多的工人都是外地人,偶尔放一天假,他们也不回家,便买壶小酒,买斤烧肉,三三两两在宿舍喝上一杯,也算是一种有滋有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