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永顺县比较偏僻,可没什么好马,不过林凤仙也没打算买什么良种马,她也买不起那些良种马,她只要能买到一匹普普通通的马就行了。
可即使是永顺县这样的小地方,那马也分三六九等,便宜的不过二十两银子,贵的也要上百两。
林凤仙先看了最贵的马,那丰神俊朗,二十两银子一匹的马简直是没法比,不过林凤仙没打算买它,选来选去,她结合了夏凌峰跟顾诚的意见,看中了一匹中等的马。
这是一匹枣红色的成年马,价格是五十两银子,不过在夏凌峰跟顾诚两人的砍价下,砍到了三十八两银子,这倒是让林凤仙有些瞠目结舌。
她不懂马,但是夏凌峰却是懂,他说的一些术语,什么青骢马、赤兔马,还有各种各样的马,值多少价格,林凤仙根本就有些听不懂。
那卖马的也被他唬住了,不但要给他便宜,甚至还想要请他来这马行做事,不过被夏凌峰婉拒了。
买了马,又花二两银子买了辆车,因为马匹一般,所以马车林凤仙也是选的一般的,车身比较薄,重量比较轻,马儿跑起来不累。
当然,这马车也是夏凌峰挑选的,他一边选,一边从木料、车身、车轮方面说了车的好坏,但这些,不是林凤仙擅长的,所以在买马车上,她也听从了夏凌峰的意见。
马儿跟马车一共花了四十两银子,卖马的又赠送了一副马鞍,马行的匠人还免费给马儿钉了马蹄铁,这马行的匠人技术很好,给马钉马蹄铁的时候,他轻轻的托起了马儿的一只蹄子,马儿就乖乖的站着,任由他钉,都没叫一声。
钉好了马掌,这买马的交易就算是完成了,接下来,还得去牙婆那里买两个丫头。
一到开春,卖儿卖女的便多了起来,来事的牙婆早早的就山上下乡买了不少丫头少年来,好卖给大户人家做仆人。
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良家子,卖身契上会写明他们的身份来历,也有一些人来路不明,可能是被拍花子拐去的,或者是有别的来路,这些人的价格则要便宜许多。
顾诚给林凤仙介绍了一个姓石的牙婆,这个牙婆在牙行风评不错,听说她从来不从拍花子的手上买人,她卖的人都是自愿的良家子。
听到林凤仙要买丫头,牙婆便将她这里的丫头都叫出来给林凤仙看了,这些丫鬟姿色好的要贵一些,姿色差的要便宜一些,年纪小的跟年纪大的价格比起十几岁的姑娘来都要便宜,最受欢迎的是八到十二岁左右的年轻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