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当然,夏河跟他也是差不多的打扮,也是十分可爱的,但是夏河这个孩子有些圆滑,滑溜溜的就是墙头草的性格,小黑蛋就是那种特讲义气的孩子,林凤仙更喜欢小黑蛋的性格,听他说话就觉得有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林凤仙走在小路上,就有种这样的感觉,听着耳边“呱呱呱”的声音,还有知了蝈蝈的叫声,农家的夜晚,别有一番感觉。

“婶婶,待会你若是看到田鸡了,你就拿灯去照,田鸡这玩意笨得很,你一照,它就不动了,小满,到时候你就拿网捕上去,知道吗?”

小黑蛋在前面同众人传授经验,“这个虽然简单,但是动作要快,田鸡虽然笨,但若是惊了它,它还是会跳走的。”

“知道了。”林凤仙应道,达者为先,虽然教她的是一个孩子,但是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丢脸的,她学的很认真,小黑蛋又告诉她该怎么看,哪些地方会有田鸡,然后又让她小心看路,以防止有蛇。

林凤仙都一一记下了,接下来,四人便分为两组,林凤仙跟小满一组,小黑蛋跟夏河一组,两人一组开始照田鸡了。

平康镇这一块蛙类很多,能吃的有青蛙,还有一种这里方言叫泥蚌的蛙,大河村的人管这两种蛙类都叫田鸡,因为这两种蛙类能吃,肉质鲜美,尤其是泥蚌,听说煮汤是大补,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一些种类的蛙,但大河村的人不吃,也不抓。

林凤仙不太懂这些,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别的蛙类不能吃,不过这里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就好像这里的人吃狗不吃猫一样,她自己不懂,所以也只能遵循旧列,只抓青蛙跟泥蚌。

青蛙全身都是绿色,倒是容易分辨,不过泥蚌她却是不太认得了,有一种蛙长的跟泥蚌差不多,她照了好几只,但是小黑蛋过来一看,说这种蛙不是泥蚌,不能要,她也只能够放掉了。

林凤仙可能眼力不行,忙活了半响,她一个田鸡都没照到,小黑蛋那一组已经照了好几只了,见林凤仙一只都没捕到,他便过来教林凤仙方法,林凤仙觉得她还是不适合做执灯的人,便将灯笼给了林小满,让她来照,她来捕。

林小满的眼力果然比她好了许多,而且她很快就学会了分辨泥蚌跟别的蛙类的方法,灯火所照之处,灯光之外的田鸡她也能发现,不一会儿,她们这一组也有收获了。

有了收获,林凤仙便做的更带劲了,他们沿着田埂转啊转的,没多时,还遇到另外来照田鸡的人,大家互相打了个招呼,问问对方的收获,田埂上便充满了快活的声音。

林凤仙等人是照青蛙的,还有些则是拿着特质的钳子,去夹泥鳅,夏季的夜晚,这些泥鳅一到晚上都喜欢浮到水面上来休息,用灯一照,趁它们不注意的时候,拿钳子一夹,就夹到了。

这时候有些田地里的稻谷已经收割了,村民们忙着种新的,会重新将水放满,等待新一季的农作物,所以稻田里倒是会有不少稻田里会有泥鳅。

当然,夹泥鳅也是个技术活,林凤仙也跟村里的小伙伴们借了把钳子,想要试一下,结果她钳子一下水,所有的泥鳅都被她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