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学子围坐宫门口的事情,本王也略知一二,但详情还不是很了解。”凤邶奕淡淡的语气似是包含一切,淡淡的透出一股与生俱来的华贵之气。
“天气炎热,本王身子不好,在外也坚持不了多久,还请各位与本王说说你们的想法。”凤邶奕的话倒是让围坐在宫门口的学子们感同身受,这天气也太热了,此时他们又渴又饿又热,他们都要坚持不下去,何况这位身子孱弱的澈王殿下。
学子们围坐宫门口,只想要皇室给他们一个说法,没有想到最后出来的竟是澈王殿下,倒出乎他们的意料。
凤邶奕见学子们都不说话,便再次开口说道;“各位都是我南楚将来的栋梁之才,你们的想法和意见对于南楚来说很重要,父皇很重视。”
凤邶奕看着宫门口学子开始喧闹议论了起来,唇角牵起淡淡的笑意。
“叶相满腹经纶,才高八斗,著术立言,更是提出南楚学子,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布衣百姓都能参加科举制度,入朝为官,实现心中抱负。”一个学子站了起来,高谈阔论的将宰相叶然的丰功伟绩说了出来。
这也就是宰相叶然为何收到天下学子的追捧最重要的原因。
南楚的科举制度或者是武状元的选拔,大多都把持在王侯世家的手中,布衣百姓想要参加科举制度,入朝为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叶然能够从一介布衣,到南楚的宰相之位,便可窥见他的手腕和能力。
叶然成为南楚在想,保持中立,不参加党派之争,孑然一身,一心就是著书立言,大力推行布衣学子也同样拥有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资格,深受天下布衣学子的支持。
南楚帝执政,也想削弱贵族的力量,暗中支持着宰相叶然扶持起布衣学子为官的势力。
宰相叶然入朝为官二十载,推行这项政策有数十年,将南楚的布衣学子发展庞大势头几乎已经超过王侯世家。
南楚太子和将军谋反,宰相叶然死于叛军刀下,学子们自然是难过不已。
可如今竟然传言自相叶然死于南楚帝的刀下,是不是意味着南楚帝想要重新扶持王侯世家的能力,削弱布衣学子参加科举制度的势头。
楚都城内的学子们在有心人刻意的渲染下,都纷纷围坐在宫门口,他们不但要为他们敬重的叶相讨回公道,更想知道布衣学子们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如果不是有人信可以渲染,这些学子们暂时还想不到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