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瞳清澈又明亮,裴彻笑了一声,问她:“你想去上谁的课?”
谢宜珩想了想,说:“你的吧。”
“这不就在上吗?”他背过身去,从善如流地说:“你上次黎曼几何的题做完了吗?”
哪壶不开提哪壶。谢宜珩灰头土脸地“哦”了一声,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定理名字,不着痕迹地岔开话题:“如果cet真的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那ligo还有什么意义呢?”
裴彻擦白板的手停了停,像是定格动画里一个小小的停顿:“没什么意义了。”
华盛顿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两台机器都是拿时间和美金堆砌出来的,从艾萨克选定位置的那一刻开始,已经过了二十年。
谢宜珩迟疑了几秒,“可是cet原来不是爱德华的项目吗?”
她裹着宽大的浴袍,歪着脑袋说话的时候像毛茸茸的雪鸮。裴彻说:“他选了ligo,康妮选了cet。那么总有一个人会变成韦伯。”
约瑟夫·韦伯曾经在1969年宣布他凭借着自己发明的激光干涉仪,探测到了引力波。这场声势浩大的研讨极为难堪地落幕了——几年的搜寻一无所获,终于有人指出韦伯观测到的结果来源于一次荒唐可笑的计算错误。
这位老人被描述成了不择手段的疯子,最后声名扫地,在一片狼藉中黯然退场。
亨利很早之前跟她说,这条路上会有许多艰难险阻。谢宜珩看着那两块满满当当的白板,才明白老教授的意思——教科书上的留白很少,定理的名字往往也很短,所以课本上只放得下一个人的照片,定理也只能被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书上短短的三行字就能轻描淡写地带过一个人的一生,因为更多籍籍无名的失败者连被记住的资格都不会有。
她抬手关了书房的灯,趿拉着拖鞋走回房间。床头柜上还倒扣着裴彻刚刚翻看的书,折痕突兀明显,像是皮肤上仍旧触目惊心的旧伤疤。
月光清澈皎洁,是古书里说的积水空明。夜风擦着融化的月色,谢宜珩甚至以为自己看到了荡漾的水波,像是一柄一柄的温柔刀削过来,衬得裴彻的眉眼格外锋利。
谢宜珩扯了扯他的袖子,裴彻顺势把她搂在怀里,闭着眼睛问她:“怎么了?”
纷乱的思绪在脑海中交叠碰撞,谢宜珩本来想问“你到底为什么会用那种眼神看我”。
她是路加福音里的贪婪信徒,虔诚地叩拜上帝,偏偏要的还是一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