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圣人,不是神佛,没有那般普度众生救助普天之下的所有人的心愿。
他之所以念着百姓,盼着百姓不要受苦,是因为他们无辜。
无辜之人向来就不应该承受诸多由他人恶行带来的恶果,他对一些人心狠手辣绝不留情,也是因着许多人都曾让他无端受苦,想到那些战乱中的百姓也是一样。
颠沛流离太苦,他一人已经尝了个遍,不想要和他一样可怜又无辜的人再去尝一遭了。
他闭上眼,听得身边少年传来浅浅的鼾声,周遭除了这声音就只有偶尔的风声和虫鸣。
难得的,他整个人的心里突然就变得无比平静。
最后还是为少年披了件衣裳离开了。
……
少年人挺拔瘦削,长身玉立。
拈了一片细叶在唇边轻吹,风吹动他身上黑色的斗篷。
听到这叶子奏曲,不多时从黑暗中走出了另外一个少年。
他远远地看着少年吹叶的背影,一步步接近。
听到脚步声,斗篷少年停下吹叶,一手纤长的指尖挑掉了头上斗篷的帽子,回身来唇角轻绽,眼下泪痣衬得笼罩在夜月下的他逸似仙,无比迷离哀伤,泫然欲泣。
看着近在眼前,实则心上的距离陌生得遥不可及,远在天边。
这样美的人儿,连碰一碰都怕是亵渎。
作者有话要说: “逸似仙”这个词是从“门前春水碧于天,座上诗人逸似仙”来的。第一次听到就很喜欢,想来是怎样的少年人,有怎样潇洒的身姿飘逸的风骨,才能担得起这么一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