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用过早膳的崔姑母与她闲聊:“上次不是和你说那阿锄和百叶的婚事吗, 之前两家眼看都要结两姓之好,却不知为何,没了下文,我这想添点妆都不成了。”

何止啊。

百叶一家虽称不上富裕阔绰, 可她的爹娘也很疼这个女儿。听完百叶叙述完整件事情后, 立马和阿锄他们家断了往来不说, 还在交熟的其他人面前很是愤懑地抱怨了一通儿。

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虽则百叶的爹娘不知情阿锄还是个杀人犯,但他已经有了心仪的女郎, 还四处勾搭别的姑娘的事情也已经臭名远扬了。

更有甚者, 虽则百叶爹娘知晓分寸,没有点名道姓直接将双桃的名字说出来。可有了解当年过往的好事者,光从两三句寥寥描述中, 便猜测出来这女郎可能是双桃了。

唯有回到老家的阿锄娘不觉,直到她的邻居突然登门拜访,意有所指地说了几句嘴,阿锄娘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听邻里乡亲们说,那几天臭骂声不绝于耳,便是见惯泼妇骂街的村里人那几天也要避开他们家走。

便是崔府里头的人,现在也多多少少听到风声,也默认阿锄和双桃可能是一对的事情了。

当朝民风开放,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小姐公子,再加上很多人并不知道中间还有百叶的事。不少双桃之前交好的低等的丫鬟还在暗地里头向双桃道喜呢。

这可当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也就只有两耳不闻天下事,天天闷在屋里头的崔姑母对此完全不知情了。

听到崔姑母的疑问,阿笙放下香夹,乐呵呵道:“这添妆的银子,或许您可以留给双桃。”

没留心自己身旁的大丫鬟已经红了一张俏脸,崔姑母茫然道:“可是双桃也没有心仪的郎君啊。”

谁说没有了,这不是现成的吗?

不过阿笙说这句话,也就是特意为了膈应一下双桃的。毕竟他们两家的长辈怕是绝不会应允,就算是真的私定终身,怕是也只有私奔这么一条路可走。

是的,在阿笙看来,那得陇望蜀的阿锄就是吃着碗里的,还要惦记着锅里的。

双桃连同百叶恐怕都只不过被他视作了囊中之物,而那天阿锄对阿笙所说的“你嫁给我”也应当是一时情急,只为了能胁迫她,不把双桃的事情告诉与他有媒妁之言的百叶姐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