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一甲当入翰林院, 穆雅斓并无异议,安安分分听从安排做了个从六品的编修。

而韩圭,一听到这职位虽高为从六品, 却每日只是记录些帝王日常, 偶尔编修本朝历史, 便显出些不愿。

她直言自己寒窗苦读十数年, 为的是利国利民,不愿将大好年华耗费在此处, 宁愿去做个正七品的知县。

明璋安排职位自然会考虑她们的意向,闻言也不反对,便将空缺的端阳县县丞一职给了她。

端阳县位于京畿,也不算辱没她的才华。

今年由于出其不意地换了考题,大多家底丰厚买了试题的贵女, 基础不牢,又被换题打乱了节奏, 在三百进士中仅占了三成。

而一甲更是全被寒门学子拿下。

是以韩圭不愿进翰林院,明璋也能理解。毕竟她未见识过官场,不知内情。

翰林院编修表面上看是个鸡肋职位,实际上晋升空间极大。

不是翰林院出身, 不可入内阁。各省尚书, 各部侍郎,均需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担任。

只怕过几年,韩圭又要后悔。

明璋心里盘算着,她太傲了, 过刚易折, 先去地方上打磨几年,待有些沉淀了, 再破格录入翰林院,以后也是个栋梁之才。

而那探花江隋,实在是个老实人。

明璋问了许久,她才磕磕绊绊吐了实话。

原来走上科举之路都是家里夫郎押着的,夫郎长得十分漂亮,性子却同个女儿一般,学识见识比她都广。

她从小和夫郎青梅竹马,生怕他不要她,是以夫郎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不知不觉就中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