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过,纸笺扬起一角,露出几个工整小字,“和子仪台鉴”。
半炷香后,嘉歆搁下笔,轻轻吹干纸笺上墨迹,细心折好放入双鲤板中,怔怔的出了会神儿。
距离和峤奉旨离京前往临燕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她的兄长白景旭前不久也获准随军前往。
自去岁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从临燕镇来的驿差传回来的好消息。
建武十七年,腊月残冬,国公府世子和峤研制出预防时疫的药草囊包,人们佩戴在身上不易感染时疫,时疫也因此得到控制。
建武十八年,仲春杏月,国公府世子和峤便研写出了治疗时疫的药方,救万千患者于水深火热之中。
从前,世人皆道,国公府世子白衣卿相,少年美丰姿。
如今,众人都传,少年神医,悬壶救世,乃大魏之幸。
嘉歆想着便轻笑起来,有一种与有荣焉之感,她轻轻摩挲着颈前暖玉,心中喃喃,和峤哥哥,你做到了。
嘉歆唤采月进来,将手中的双鲤板交给她,嘱咐她,“采月,记得用蜡密封后再寄往临燕。”说罢,便托着腮望着窗外雅菊。
采月双手接过,见嘉歆自此便没了动作,犹豫着没有离开。
嘉歆偏头,疑惑道,“还有何事?”
“是,这便去了。”采月应声,提醒道,“只是小姐,您该温书了。”
大魏女子武考分为文试与武比,再过几月,文试便要开始了。
嘉歆武艺出众,加之天资聪颖,平日里又刻苦勤奋,武考本该无甚顾虑,书院中平日小测,她皆为魁首。
可惜,独独弱了文试。
因此,书院先生布置了更多的笔墨课业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