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姜瑶月能想到的事情, 姜老夫人自然也早就想到了。

姜老夫人素日的手段,绝对不会只递给姜瑶月三封家书那么简单。

等承乾宫檐下的冰凌子完全消融的时候, 姜瑶月再次见到了自己的大伯母连氏。

姜老夫人既没有让姜瑶月的母亲何氏进宫,也没有让能言善道的汤氏来见她, 而是选了做事最为严谨板正的连氏。

“娘娘还是见一见罢,”王姑姑这样劝她, “毕竟是娘娘的母家, 外头的事是与娘娘不相干的, 可总也得先通个气。”

昭熹皇后在时,素来与娘家安国公府往来密切, 及至成了太后,更是没有忘记安国公府, 将姜氏女扶上后位, 安国公府在她手里也算抬无可抬了。

这些都是王姑姑跟在昭熹皇后身边时, 日日看在眼里的。

连氏还是往日常见的那副样子, 容长脸一丝不苟地板着,连些微的松动也无。她的嘴唇有些厚, 不过依旧是紧紧抿成一条线,眉头轻轻蹙着,长年如此使连氏看起来显得比她实际的年纪要大上好几岁。

来者不善,姜瑶月倒不是怕这位大伯母,她更担心安国公府的姜老夫人又要给她出什么难题。

一想到祖母杜氏, 姜瑶月掩在厚重衣袖下的手掌心便隐隐开始发烫,手指又冰凉冰凉的,就像是每一回在杜氏面前被打了手掌一般。

连氏毕恭毕敬地对着姜瑶月请了安,接着抬头大大方方地看面前座上的她,这一回来得不易,不过倒是没见姜瑶月面上有什么不快。

姜瑶月率先开口道:“祖母让大伯母前来定是有要事,大伯母就直接照实了说吧。”

连氏不比汤氏说话九曲十八弯的锦绣妙口,她本也没打算与姜瑶月绕弯子,只是姜老夫人将这笔好差事交给连氏,她竟也不知如何开口,既是姜瑶月如此说,连氏反倒暗中松了口气。

于是姜瑶月就听着连氏面无表情地从百年前的德惠皇后一路讲到了姜瑶月前年出嫁的某位堂姐——概无例外,都是姜氏所出素有贤名的女子。

“老夫人对娘娘抱有多大的期望,想必娘娘心里比谁都清楚。”连氏讲完了那一串姜氏女,又接着说道,“您是姜家这一辈里最出众的,自幼时起老夫人便对您多加用心。即便是娘娘还年轻,一时不能再使安国公府如昭熹皇后在时那般鲜花着锦,也要时刻记得老夫人的教导,只需中规中矩着,何愁没有将来?”

听得姜瑶月心头一股怒火直往上堵,她瞥了一眼立在眼前的连氏,话虽说得重,她倒没有很怨怒这位伯母,无非都是姜老夫人的意思。

“大伯母先坐下再说。”姜瑶月这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