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于是姜瑶月乖乖巧巧道:“母后可有好一些了?身子上的事可马虎不得,这也是臣妾的错,明明日日在承乾宫,竟一点都不知道。”

这也是客套话,姜瑶月自然是信手拈来的,太后的日常起居自有一大堆人照应着,她便是想马虎,来请平安脉的太医也不敢马虎。

郑太后闻言竟叹了口气,似是想说什么,终是拉着姜瑶月的手拍了拍,只道:“还是皎皎贴心,令琼还未出嫁时也是这般。”

皎皎是姜瑶月的小名,在家时父母长辈常叫,入宫之后便几乎未曾听到了,此时太后叫她“皎皎”,听得姜瑶月心尖子微动,又笑道:“才多远的路,公主就嫁在京城,母后想公主了就把她召进宫来住上几日,公主的昭阳宫一直是给她留下准备着的,没有一样不齐全的,臣妾让他们日日都要打扫的。”

这话听得郑太后满意,她一提到女儿宁乐长公主便向来都会开心几分,姜瑶月这话更是说在她心坎上,听在耳中熨帖极了。

“皇上娶姜家的女儿果然是娶对了,”郑太后的声音都响了一些,“样样都想得周到。你倒颇像你的姑祖母昭熹皇后,当日她在时也是这般。”

姜瑶月脸上笑着,心里却叹了口气,能不一样吗,姜家的女孩儿都是一样养出来的,放眼望去除了长相各有不同,行为举止哪敢不一样,不一样了那便是离经叛道不服管教。

再比如她和昭熹皇后,能送进宫来做皇后自然又是个中佼佼者。

姜瑶月嘴上也不停下,仍旧与太后闲话道:“想来都是女儿家细心些的缘故,说起来臣妾倒也想生一个女儿的,就如母后和公主那般。”

郑太后忍俊不禁,一边摇着头一边指了指姜瑶月道:“才说你懂事,到底还是个孩子。先可不敢这么说,哪有中宫皇后不先想着生一位嫡子出来,反倒要生女儿的。等你生几个皇子出来,再生一位公主,那才是锦上添花。”

姜瑶月差点苦笑,若没错的话她肚子里的当然是一个皇子,只是如此这般她这个贤后还真是贯彻到底了,不仅在人为之事上面她大抵都能够尽善尽美,连生男生女这种不可抗事件,她都能照着最稳妥的路子稳步前进。

她进宫前家里倒有人起过心思,要找一位听说是开了天眼的算命先生来算,姜家这一辈的女儿到底谁才是命定的皇后,只不过她实在自身过硬,不挑个最出众的去反而信一个江湖术士,姜家也没那么傻。

如今想来,若让他一丝假都不掺的去算,她也一定是天命所归的皇后。

见姜瑶月低头笑着没接话,郑太后倒是微微正了正神色,终于去看了看一旁形如空气的虞容璧,又看了看姜瑶月,对二人语重心长道:“你们成婚也有三个月了,哀家先还道你们这么着不冷不热的,要猴年马月才能熟络起来,须知做夫妻这回事也要心意相通才算成的。”

郑太后虽不大出来,也甚少管事,但对于儿子儿媳的事也不是漠不关心的,难得相聚她自是有目的的要说上一些话。

只是郑太后就这么把两人的痛处点出来,姜瑶月还是多少有些尴尬的,入宫三个月她自问样样都做的不错,再换一个人来也不会比她做得好,可虞容璧看起来就是不愿和她说话多交流,她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