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是真欠收拾。
普鉴张口欲骂。
然而兰颐榨干老住持的最后一滴耐心大约是无心之举,性格使然,显然不是刻意来消遣老住持的。他的下一句话便给这寂静的充满檀香味的禅房里投下了一枚炮仗——
“夏至祭祖,花车游行之夜,登封城中的少林岗哨,应该都撤了罢?”
少林在登封城中有施粥点,专给无家可归食不果腹的穷人提供吃食。在富贵人家眼中连狗吃都嫌寒碜的一碗稀粥,对于那些颠沛流离不知明日在何处的苦命人而言,却比黄金还要珍贵。少林如今有这样的威望,与其百年来乐善好施有很大的关系。
少林与登封当地官府关系密切,这些施粥点散落在登封城中各处,皆由寺中弟子布置操办,不仅仅为了做善事,还是与官府联动的治安之力。
只不过少林毕竟都是出家人,花车游行这桩盛事过于热闹乖张,有违佛家训诫,因此,每年花车游行的时候,少林的施粥点都会连关三日,等到花车彻底结束后再重新开放。这期间少林弟子都在山上,官府则会增派人手保护治安。
普鉴愤怒的目光被兰颐的这句话冻住:“何意?”
“少林是个铁桶,这个铁桶只有每三年谈兵宴时才会向外开一个口子。”兰颐虽然仍旧在微笑,然而这笑容落在普鉴的眼中,却暗藏刀锋,“若我有意对少林图谋不轨,一定会挑选这个时机。毕竟,少林与登封城同气连枝,若我能杀了此时住在登封城中红榜上的一半高手,那您觉得,下一届的谈兵宴,还会在少林办吗?”
普鉴被眼前这年轻人随口吐出的血腥气给震了一下,紧接着为他话中所表达的信息感到吃惊。
“哪个王……”大约是在这种不太熟的晚辈面前还是要点架子的,普鉴硬生生把“八羔子”三个字咽回了嗓子眼,像咽了一块冷碳似的难受,改口道,“哪个人要这么做?”
兰颐笑了一下:“这就说来话长了。”
普鉴:“……”
果然,应该早多喝点茶的。
五月初八,夏至。
祭祖这件事,随便放在哪个地方都是顶顶重要的大事。三思还在明宗的时候,每年清明,大清早的益州城中就跑空了,百姓们一车一车拖着纸钱和祭品奔向城外的各个祖坟山。他们岑家的祖坟山就在碧霄山里的一片风水宝地,一颗颗小坟堆长在山上,清明时节植被嫩绿,坟头都长了长长的草。但他们岑家人散漫惯了,也无人去修剪,有些久远的祖坟在多年风吹日晒雨淋之后,早已经被厚厚的树木草丛淹没,三思也不知道她和岑饮乐在祖坟山上疯跑的时候有没有一不小心踩到哪位英明祖爷爷的脑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