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佰贰拾捌

深宫误 庭有枇杷树 3369 字 2024-01-01

裴钰便喝道:“笑话!苏相为人忠正耿直,自己的女儿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他身为人父自然是怒不可遏,倘若他甚么也不说,那才显得离奇!”

裴钊脸色一冷,登时便要发作,苏瑗连忙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袖,这一切自然逃不过苏仕的眼睛,他与裴钰对视一眼,将目光投向安静站立在一旁的琅琊夫人,问道:“敢问太妃,这位皇后娘娘您从前可曾见过么?”

琅琊夫人镇定地抬起头来看着苏瑗,淡淡道:“妾身出宫时,陛下的后宫后位空悬,是以妾身也并未见过皇后娘娘。”

苏仕早就料到她会这样说,倒也不气恼:“见过的人早就不在这世上了,太妃说不曾见过也是在情理之中。老臣想问一问皇后娘娘,既然您说您与老臣并无干系,那么您出身何籍,家住何处,父母又在何方?”

这些事情早在她回宫之前,童和就已经命人打点妥当了,方才在来的路上她又默默在心里念了好几遍,回答起来自然格外通顺。此后裴钰他们又问了一些问题,诸如关于小娃娃的月份等等,都是端娘早就帮她想好的说辞,她心里其实慌得很,可好在裴钊在她身边,到底还是面不改色地尽数说了出来。

苏瑗很清楚,这是她唯一能为裴钊,为苏家做的事情,裴钊答应过她不伤苏家一个人,自然会说到做到,如今她要做的,不过是保全苏家的最后一分尊严,等到一切风平浪静过后,苏家即便不复从前荣光,却也不至于因为她,而一辈子背负着骂名。

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再如何不安,也不能漏出半分破绽。

这样的应对自如让大半的朝臣都坚信无疑,也让裴钰恼羞成怒,纵然是老谋深算的苏仕,亦微微变了脸色。待苏瑗说完最后一句话,何无忌便道:“皇后娘娘所言句句在理,你们还有甚么可说的?!”

苏仕的手心早就出了薄薄一层汗,若不是长子苏现在身后扶着他,只怕是站也站不稳了。裴钊见苏瑗满是担忧地看着苏仕,便命童和搬了椅子来,未成想苏仕竟不肯落座,看着他大声道:“为臣者,自当忠于自己的君主。现如今人人皆知我苏家乃是德王殿下的臣子,纵使德王再如何狼狈,苏家依旧是他的后盾,你给的位子再如何安逸舒适,我苏仕也不会放在眼里!”

苏瑗心中难受,忍不住道:“苏相上了年纪,腿脚不便,还是”

“多谢皇后娘娘关心!”苏仕淡淡道:“我的身体不好,自有我的儿子和女儿来关心照料,娘娘既与我无甚干系,这份厚待我便担不起!”

裴钊见苏瑗眼中隐隐有泪光,甚是心疼,待要开口时,苏瑗又一次悄悄拽了他的衣袖,他只得隐忍不发。苏仕冷冷一笑,朗声道:“方才老臣与德王殿下所问的,娘娘答得滴水不漏,文太妃亦言之凿凿说她不认得娘娘。放眼当下,能站到这里来为老臣作证的,不是成了孤魂野鬼,便是与老臣离心离德,幸好苍天有眼,到底还是有一个人能够说上几句话,只是不知陛下敢不敢宣那人进殿来?”

裴钊心中了然,便淡淡道:“何人?”

苏仕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朗声道:“丹青阁丞旨,叶景之!”

偌大的宫殿之中,满朝文武齐刷刷地跪了一地,这殿里的人,有的将他视若天神,有的却恨他入骨,隔着那么多人,他却只看得见她。

上一次看见她穿着皇后的翟衣,是甚么时候?

裴钊一时间有些茫然,怔忪片刻方才想起,那是在先帝驾崩的第二日,他连甲胄都来不及脱下,提着剑就去找她。她就坐在重重轻纱之后,身穿皇后华服,戴着她最不喜欢的沉重的凤冠,含着眼泪看着她。

那时候他想,要是在梦中她能成为自己的皇后,那么他一定不会让她穿戴着这样繁琐的服饰,她喜欢甚么,就穿甚么。

可是如今,他的梦实现了,可他的皇后,他的阿瑗,却依然穿着这身枷锁一般的华服,盛装前来,义无反顾地站在他身边。

跪在阶下的人个个把头埋得低低的,自然看不到御座上那个人脸上的波动起伏,可下一刻,便有呼啸风声从他们身边掠过,裴钊大步走到苏瑗身边,不曾说过一句话,只是如往常一般对她微微一笑,而后手臂一伸,将她抱在怀中,走至御座前,方将她小心翼翼放下,低声道:“你若是心里担忧想要过来看看,便该早些告诉我去接你,怎么自己一声不吭地过来了,真是让人放心不下。”

苏瑗道:“这怎么能算一声不吭呢,你方才没有听见那些小黄门的嗓子一个比一个高么?你听到他们叫我甚么了么?”

“听到了,他们叫你皇后娘娘,等下了朝个个都有赏。”

苏瑗嗔怪道:“这样就赏么?那我也多说几句皇后娘娘,你预备给我甚么?”

裴钊轻轻握住她的手,与她相视而笑。

阶下的官员见陛下竟然对这位娘娘如此呵护,甚至让她坐到了御座上,心中一惊。这些官员到底年轻,且裴钊用人向来不拘一格,出身门阀世家的倒也不多,是以这些人中,从前并无一人见过苏瑗容貌,现下看来,只觉这位娘娘虽然身怀龙裔,却依旧纤弱清丽,眉目间甚是灵动,丝毫不像是会做出此等丑事之人,顿时生出几分怀疑来。

年轻官员暂且不论,便是如孙立、吴之境等老臣,一时之间亦瞧不出甚么来。当年苏瑗行册封礼时不过才十二岁,五年过去了,即便容貌不曾有过多少变化,可人们的记忆往往不会那么清晰。况且这五年间虽有宴请百官的筵席,可往往也只能远远看见凤座上那一抹小小的身影,对苏瑗的印象反而还不如对琅琊夫人的印象深刻。

因此,文武百官在苏瑗落座的一瞬间,便颇有默契地行了大礼,齐声道:“微臣恭请皇后娘娘安。”

裴钊含笑握住了苏瑗的手,脸色终于缓和下来,裴钰转过头去看苏仕,只见他和三个儿子脸上的表情甚是复杂,心中便多了一番笃定,怒气冲冲道:“在朝堂之上就敢这样拉拉扯扯,好不成体统!”

苏瑗这才慢慢抬起头,看向裴钰,问:“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