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时不离身的心腹要臣才能随时准确掌握皇帝行踪,皇帝对玄昱太失望了,心中发凉,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孤独。王长亭逼宫谋反,玄旭早夭玄昱表现出的冷漠,私放罪臣李存孝,垄断四个海关口岸捞银,御花园龙灯着火……
三千兵马不少,足以威胁到自身安全,这一次,皇帝真是又气又伤心,一颗心凉得透透的。他越想越恼火,他给了玄昱绝对的信任,难道这个逆子真起了弑君篡位之心?
作者有话要说:
尾生抱柱:出自《庄子·盗跖》,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水涨,女子未到,尾生抱桥柱溺死,此成语多为比喻坚守爱情信约。
第77章 相见欢 (17)
赵庸身为皇帝身边的重要辅臣, 一直将皇子们之间的斗争看得很清,这件事漏洞百出,太子若真有谋逆之心, 不可能如此笨拙。此回定是有人要借刘禹辉之手制造事端, 而高澜暗里是皇九子的支持者, 显然不可能自己派人送信。
皇帝跟前的侍卫禁军全换了一批, 此时,他的情绪已经平复了很多, 正和樊一鸣品茶弈棋。
接到贺棣呈上来的调兵手谕,赵庸的心里咯噔一下,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也是太子太傅之一,亲自教授太子课业,自然能看出这手谕上的字很难寻到破绽。
赵庸思忖片刻, 严谨说道:“万岁,依臣来看, 笔迹可以模仿,况且此番调兵并不合理。”
皇帝执一粒棋子落定,“此举虽险胜算却有。即便手谕不是太子亲书,也是朕的其他儿子所写, 手段之卑劣太叫朕寒心了!”
赵庸深懂如何自保, 不敢多为玄昱辩证,“皇子们同窗十数载,相互笔迹摹仿不无可能,请万岁圣鉴。”
不论是不是误会, 事情已经发生了, 皇帝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后续。他密调精兵接管回京一带的防务,传旨罢免太子监国之职, 收缴停用太子印玺,全国军兵任何人不得调动。
边铄和任重,胡光祖一样,都是曾跟着皇帝西征,立下汗马功劳的股肱之臣,同时也掌着国家海关这一重大财政肥缺。
两人一起游园散步,皇帝待边铄不如其他臣工,话题说的都是当年。
边铄的内心涌起暖流感激,欲要答话,但见皇帝屏退一众侍卫太监,表情严峻,“玉全,朕有事问你。当年朕与你等在前线出生入死,王长亭掐住军粮想困死朕,此案是你亲办,朕听说你拿过太子的赏。”
此言一出,边铄脑中混茫,吓得扑通一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