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赵杭到底年幼,皇太后身体又不好,累不得。时日一久,宫中的内监势起,朝中的百官亦逐渐发生变化。
陈淮汜是被楚王楚源推出来的。
楚王是赵国唯一的异姓王,楚氏祖辈早年与赵氏一起打下的赵国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楚氏族人世代与赵国皇室通婚,就是赵棠这一辈,身上依然有楚氏的血。
楚氏不姓赵,但既为王,亦算宗室。旁的宗室基本是闲养着,就是为臣,也是普通文臣,派去编书写史。偶尔有个天灾人祸,皇帝安个名头,派去做个皇室代表安抚民心。只有楚王楚源有实实在在的兵权,他大张旗鼓地在朝上安插人,无人敢参他。
皇帝年幼,皇太后听政。摄政王这个位置,原本该是楚源的。
楚源却将位置给了陈淮汜。
皇太后薨逝后,摄政王陈淮汜将赵杭和内阁给整个架空。
百官的奏折上来,原是内阁讨论,再交皇帝决断。而今在朝上,众人纷纭,你吵我嚷,最后理由充分地做出个新决定,赵杭却不知如何反驳。
可早前内阁开会决议的时候,已有决断,旨意都拟好了,只等上朝时宣发。这么一来,方向走偏,那些内监拿着圣旨,不好念也不好发。
朝上的事如此,让老师张培元不愉,每日都安排不少功课。美其名曰:陛下应多学多学思。
既要想朝事,又要兼顾学业,脑袋不够用。赵杭愁死了,小圆脸皱着,唉声叹气。
先帝有子六人,现在世者四人,六皇子赵格比幼帝还小就不论了,还有二皇子跟四皇子已成年能掌事。内阁这帮人没想求到他们那里,却让幼帝找她。
算盘算的啪啪响。
赵棠坐在长榻上,对着那皱巴巴的圆脸,觉得这孩子有点丑。少不得安慰他,让他开怀些:“无妨,陛下大些就好了。”
她补充道:“你只是年纪太小。”
其他兄长他不求援。母族沈国离得远。一个相当于没有外援没有母族的幼帝,就是个掉进狼窝的小鸡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