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如槿特意将井打在了地头的最高点,井台四周铺了两米见方的石板,石板上留足了安置取水工具的空间,石板边缘还挖了个坑,砌了个小水池。
到了地方,有勤快的村民也搭把手卸着东西。
很快地面上的木架便固定好了,顾福郎指挥着顾安郎和顾老三小心地将井下的木架安置好。
顾如槿苦思了几天,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几个齿轮,可以用牲口代替人力,既快又省力。
为避免出错,顾福郎仔细地检查了每个部件,确定不会出错之后,又将小毛驴套在把手上,轻甩皮鞭,小毛驴便哒哒地跑了起来。
很快一桶水取了出来,经过水池时,水桶撞在事先架好的木架上,水哗哗地流进了水池中,接着另一桶水便上来了。
一桶接一桶,很快小水池便满了,水流顺着挖好的渠道流进了地里,不一会儿一块儿地便浇好了,顾老三将地头的缺口用青砖挡上,水慢慢地流进了下一块儿地中。
众人看得瞪大了双眼,啧啧称奇,不停地要求顾福郎再演示一遍。
有人甚至好奇地趴在井口,仔细看这水到底是怎么打上来的。
看着村里的叔伯兄弟围着自家的水井,热火朝天地讨论着,顾老三父子三人无奈地卸了毛驴自己回家了。
顾家人走后,有好奇的人自己推着把手开始往上提水,大都一把年纪的人了,竟然童心未泯的争着要试一下。
到了下午,就连柳学鸣和七爷爷都上手推了两把。
柳学鸣与七爷爷对视一眼,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心思。
这玩意儿省时又省力,若是能在山脚下的大田地上装一个,那农忙时浇地大家也就不用你争我夺了。
从地里回回来,二人没有回家,直接去了顾老三家里。
顾老三听了二人来意,不敢直接答应,只说跟三娘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