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老爷,我姓唐,这是我的孙子唐林,年七岁,之前在李先生那儿读过几年书,李先生说您这边好,所以就带他过来,让秀才老爷看看,是不是那块料。”唐大海斟酌着说了一些,虽然之前李先生说林子已经读到四书了,可唐大海看到那边学堂里的孩子念得那么好,心里就没底了,即使他再怎么认为自己的孙子好,可还是觉得比不过县上的孩子。
“唐老伯客气了,唐林,你过来!”常秀才把唐林叫过来,唐林又向常秀才行了一礼:“学生唐林,见过先生。”
“李兄说的没错,你这孩子看起来就聪明,李兄在信上说,你已背完四书了,那就先将《论语》的为政篇背一遍吧!”常秀才笑了笑,说道。
“是。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见义不为,无勇也。”唐林背的十分流利,虽然其中对于其中一些句子难以理解,但他还是死记硬背下来了。
接下来常秀才又挑了《大学》《中庸》《孟子》里的篇章让唐林背,看到唐林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觉得他果然有念书的天分,即使有些句子断错了,可对他这个年纪来说也是不易的。
“这四书你是会背了,但唐林,你告诉我,你理解其中的意思吗?”常秀才有些欣喜,可脸上却不露声色,他还想再看一看。
唐林本还觉得在七岁稚童里,自己还是蛮厉害的了,可看到常秀才的表情,心里一愣,难不成这儿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水平?看来自己还是有些骄傲了。
“回先生,唐林只是粗浅理解,里面有些句子唐林只是硬背下来的,还无法理解。”唐林照实说,想着要是真不行,就问问常秀才能不能常来这边请教他,光靠自己的话,就怕解错里面的意思。
听到唐林这话,常秀才又满意的几分,刚刚还是六分,现在已经有九分了,科举路上,能不能走远,不光是靠读书的天分,更要靠一个心态,如果刚刚唐林说自己都理解了,虽然也会收下他,但也不会过分看重,毕竟太过骄傲的人,容易自大,这路,自然也就走不长。
“那正好,这几日我要再讲一遍四书。”常秀才笑了笑,看着唐林。
唐林听到这话,就知道事情成了,连忙跪下奉上束脩六礼,以表对先生的尊敬。
常秀才收下了礼,就说明收下了这个学生,就说:“听说你家离这边远,以后来去怕是要费不少时日,私塾这边虽然有寝舍,但是三人一间的,比较狭小,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没关系没关系,明天我就把东西送过来。”唐大海一想到这里的是砖瓦房啊,自然高兴,挤点就挤点,在家里还要更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