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泽曾在《高僧传》中看到过,方才又听僧人提及——这个世界的佛法何来。
是昙无谶、鸠摩罗什等修士,于九天之上的天外天中偶得佛法,记载经文而传世。最初传教的这些佛修大多诞生于妖元纪年初期,在妖元纪年中后期被载入《高僧传》中。
沈正泽想了许多,等回过神来时,众僧又重新开始谈论“五蕴”,这次比几日前更加详细。
三日过后,讲到五蕴中的“识”蕴。
有持小乘佛法的僧人认为,色受想行识,其中“识”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有持大乘佛法的僧人又以为,还有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共有八识。
沈正泽望向主持慧明,想听听这位太上境佛修的见解。可三日过后,慧明只凝神静听,却从未发表只言片语。
慧明的灵音寺的主持,灵音寺的比丘、沙弥皆是禅宗弟子。
禅宗七经中的《心经》,开头即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后又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后面所言之“色受想行识”,对照的就是开头的“五蕴”。后面的五意“眼耳鼻舌身”,五法“色声香味触”,属于五蕴中的“色”蕴。
一开始众僧谈论“色”蕴,慧明不开口,沈正泽以为他要留到最后讲。
可三天三夜过去,“识”蕴也讲完,慧明依旧默然不语。
沈正泽都开始替慧明着急,屡次想要开口,但一想到自己虽然能够背诵所有的佛教典籍,却对佛法知之不深。
他若开口,岂不是班门弄斧?这才住口。
等十多天下来,法会结束,慧明也一直沉默着,只最后送人时说过话。
沈正泽听了十多日的佛法,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贸贸然献丑,不然诸位高僧不小觑他,他自己也要感到羞愧。
法会延续十年,沈正泽尽管只是听了最后十多日,却也获益匪浅,灵台清明。之前一直萦绕在他心底的心魔,也好似不翼而飞一般。
慧明恭送几百位比丘、比丘尼,不久之后,便领着十多位高僧走到沈正泽面前,道:“沈施主,老衲与瀛洲华严寺方丈、南疆白马寺长老等商议过后,认为施主的心魔无计可解。”